[实用新型]一种侧翻自卸式半挂车用车厢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8222.1 | 申请日: | 2013-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2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于齐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山飞驰挂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22 | 分类号: | B60H1/22;B60P1/28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伦文知 |
地址: | 272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挂车 车厢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侧翻自卸式半挂车,尤其是一种侧翻自卸式半挂车用车厢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采用侧翻自卸式半挂车在冬季的俄罗斯地区进行煤灰运输时,由于天气寒冷,且煤粉中含有水分,煤粉容易冻结,这样在侧翻车卸料时,有很大一部分煤粉冻结在了车厢的底板和侧板上,不容易卸掉,需要人工辅助卸料,其卸料作业效率低,且劳动强度大,这就是现有技术所存在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侧翻自卸式半挂车用车厢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可以对车厢进行有效的加热,使煤粉等物料不会冻结在车厢的底板和侧板上。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该侧翻自卸式半挂车用车厢加热装置包括车厢本体,所述车厢本体上方自下向上依次设置有平板Ⅰ、保温棉、加热盘管、条形扁铁和平板Ⅱ,所述平板Ⅰ的厚度为2-6mm,保温棉的厚度为45-55mm,条形扁铁的厚度为2-4mm、宽度为50-60mm,平板Ⅱ的厚度为4-6mm;所述车厢本体的外侧前部设置有与加热盘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的柴油热水炉。
上述平板Ⅰ为Q235材质的地板,其厚度为5mm,用以承载货物。
上述平板Ⅱ为Q235材质的地板,其厚度为3mm,用以固定加热管。
上述保温棉的厚度为50mm,该保温棉使加热盘管的热量不易从车厢底板的下部散发掉,以延长加热盘管内热水对车厢的加热时间,有利于降低能耗。
上述条形扁铁的厚度为3mm,宽度为55mm。
上述加热盘管由1寸无缝管制成。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该侧翻自卸式半挂车用车厢加热装置中,其车厢本体上方自下向上依次设置有平板Ⅰ、保温棉、加热盘管、条形扁铁和平板Ⅱ,保温棉位于加热盘管的下方,通过保温棉对加热盘管进行保温,防止加热盘管的热量从车厢本体的底板下方散热掉,以节约能源。此外,车厢本体的外侧前部设置有与加热盘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的柴油热水炉,通过柴油热水炉为加热盘管提供循环热水,由于在冬季的俄罗斯地区,其气温低,所以对加热介质的温度要求很高,该柴油加热炉可以根据对温度的不同要求为加热盘管供给热水,以保证煤粉等物料不会冻结在车厢的底板和侧板上。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加热盘管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部放大图。
图中,1-平板Ⅱ,2-条形扁铁,3-加热盘管,4-保温棉,5-平板Ⅰ,6-车厢本体,7-进水口,8-柴油热水炉,9-出水口,10-弯管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一种侧翻自卸式半挂车用车厢加热装置,如图所示,它包括车厢本体6,所述车厢本体6的外侧前部设置有柴油热水炉8,车厢本体6上方自下向上依次设置有平板Ⅰ5、保温棉4、加热盘管3、条形扁铁2和平板Ⅱ1,加热盘管3由1寸无缝管制成,且加热盘管3的进水口7和出水口9与柴油热水炉8连通。其中,平板Ⅰ5采用Q235材质的地板,其厚度为2-6mm,优选平板Ⅰ5的厚度为5mm。保温棉4的厚度为45-55mm,优选保温棉4的厚度为50mm。条形扁铁2的厚度为2-4mm、宽度为50-60mm,优选条形扁铁2的厚度为3mm,宽度为55mm。平板Ⅱ1采用Q235材质的地板,其厚度为4-6mm,优选平板Ⅱ1的厚度为3mm。
在环境气温较低时(例如:冬季的俄罗斯地区),该加热装置中的柴油加热炉8为加热盘管3提供热水,且热水的温度可以达到100℃,该柴油加热炉8可以根据对温度的不同要求为加热盘管3供给热水,在卸车时,使煤粉等物料可以顺利的从车厢内卸下,不会冻结在车厢的底板和侧板上。
本实用新型中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山飞驰挂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梁山飞驰挂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82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