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柴油机用喷油器压紧块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8221.7 | 申请日: | 2013-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4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宋振宇;王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61/14 | 分类号: | F02M61/1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闫晓燕 |
地址: | 2500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柴油机 喷油器 压紧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压紧装置,尤其是一种柴油机用喷油器压紧块结构。
背景技术
喷油器是发动机上重要精密部件,安装在气缸盖总成上。如果喷油器承受过大的压力或受力不均就很容易变形,影响喷油器的正常喷油。 所以一般采用一颗紧固螺栓将压紧块压紧,从而将喷油器可靠的固定在气缸盖上,防止了喷油器安装时使喷油器体受到额外的不平衡力,造成喷油器工作不可靠。
现有技术中,大功率柴油机因排量大缸数较多,数量跟缸数一致的喷油器压紧块在柴油机上的使用数目也就较多且表面形状较不规则,如果采用传统的铸造方法,一则由于厚薄不均带来铸造难度,二则铸造精度难以达到直接使用的目的,一般还需对结合面进行机加工,需要浪费很多工时;另外,现有技术中是将紧固螺栓穿过压紧块上的圆形孔,并拧紧在汽缸盖上,这样不能方便的对紧固螺栓的位置进行调节,并且零件烧结过程中容易产生热变形,导致零件以及螺栓孔的热胀和收缩更加明显,最终会引起压紧块对喷油器固定不可靠的问题。这就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生产成本低,固定喷油器牢固可靠的柴油机用喷油器压紧块结构的技术方案。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柴油机用喷油器压紧块结构,本方案的特点是:包括经粉末冶金压制、烧结形成的压紧块本体,所述压紧块本体包括五段,依次为压紧段、第一过渡段、固定段、第二过渡段和支撑段,所述压紧段的压紧面和支撑段的支撑面均为凸圆弧面,所述固定段的中部有穿过固定段顶面和底面的腰形通孔,该腰形通孔在固定段顶面的边缘为球面,该腰形通孔的长度尺寸范围为9mm-11mm。
本方案的特点还有,所述的压紧块本体呈“Y”型。所述压紧段的顶面、固定段的顶面以及支撑段的顶面均为平面结构,并且固定段的顶面高于压紧段、支撑段的顶面,所述第一过渡段的顶面为连接压紧段和固定段的斜面结构,所述第二过渡段的顶面为连接固定段和支撑段的斜面结构。所述凸圆弧面的轴线与压紧块本体的轴线垂直。所述腰形通孔的轴线与压紧块本体的轴线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和积极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压紧块本体采用粉末冶金工艺来制造,经过模压制坯、批量烧结,其生产效率高,原料基本无浪费,而且成型之后无需机加工,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压紧段的压紧面和支撑段的支撑面均为凸圆弧面,因而可改善压紧块本体的受力情况;
3,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段的中部有穿过固定段顶面和底面的腰形通孔,该腰形通孔在固定段顶面的边缘为球面,该腰形通孔的长度尺寸范围为9mm-11mm。采用腰形孔,除了可方便安装外,也可以补偿零件烧结过程中产生的热变形,同时还可避免因边缘球面尺寸误差引起的偏心度对固定压紧块带来的不利影响;
4,本实用新型腰形通孔在固定段顶面的边缘为球面,工作时与球面垫圈配合装配,可保证压紧块本体的受力能沿着螺栓方向。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压紧块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压紧段,2为第一过渡段,3为腰形通孔,4为球面,5为固定段,6为第二过渡段,7为支撑段,8为压紧面,9为支撑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通过附图可以看出,一种柴油机用喷油器压紧块结构,包括压紧块本体,该压紧块本体呈“Y”型,生产该压紧块本体时,首先按一定比例将原料粉末混合均匀后直接模压成型,然后经过高温烧结及表面热处理得到成品状态产品,其间无需进行机加工。所述压紧块本体包括五段,依次为压紧段1、第一过渡段2、固定段5、第二过渡段6和支撑段7,所述压紧段1的压紧面8和支撑段7的支撑面9均为凸圆弧面,凸圆弧面的轴线与压紧块本体的轴线垂直。所述压紧段1的顶面、固定段5的顶面以及支撑段7的顶面均为平面结构,并且固定段5的顶面高于压紧段1、支撑段7的顶面,所述第一过渡段2的顶面为连接压紧段1和固定段5的斜面结构,所述第二过渡段6的顶面为连接固定段5和支撑段7的斜面结构。所述固定段5的中部有穿过固定段5顶面和底面的腰形通孔3,该腰形通孔3在固定段5顶面的边缘为球面4,该腰形通孔3的长度尺寸范围为9mm-11mm。腰形通孔3的轴线与压紧块本体的轴线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82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