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腔体式四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8032.X | 申请日: | 2013-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4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姜汝丹;罗辉;雷炳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20 | 分类号: | H01P1/20;H01P1/2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刘延喜;吴让军 |
地址: | 51066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四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源多工器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全腔体式四工器组件。
【背景技术】
微波通信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无线通信手段之一,广泛应用于数据传输、广播电视传送、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等领域。随着微波通信需求的增长,由微波天线组成的点对点或点对多点的通信网络越来越密集,微波系统之间产生互相干扰的潜在风险越来越大。因此,通信网络希望所使用的设备数量要尽可能的少、功能尽可能的丰富、同时室外整体体积尽可能的小,也就是希望尽量使一条室外收发信机可以同时使用更多的信道和频谱资源,同时,也希望室外收发信机可以小型化。
对于新一代的室外收发信机要求同时具有双极化、双通道的功能,也就是对于系统射频的收发前端要求具有正交极化分离和收/发双工的功能,这样的前端组件即无源四工器。
传统的四工器一般由极化开关、正交模转换器、滤波器等模块简单的叠加组合而成,其最大的优点是可单独对某一模块提具体要求,然而更多展现的是缺点和不足,譬如整体体积大,不利于整体设备集成整合和小型化的发展趋势,而且各部件组合在一起后,整体性能恶化严重,转换接口之间相互影响,特别是发射端驻波恶化较大、同时引入了转换接口的插入损耗,不便于大功率使用。
此外,传统的双工器由于相对带宽较窄,一般都是需要通过调谐螺钉进行调试的,由此,双工器的可靠性会受到影响,同时增加了人工调试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腔体式四工器,其采用整体腔体实现 多功能集成,结构形式简单紧凑,易于整体加工,对结构精度要求不高;该四工器无需手动调谐即可实现滤波特性。
为实现该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腔体式四工器,包括:具有互相面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盖板、设置于盖板第二端面下方的主腔体及分别与所述主腔体连接并设置于所述主腔体下方的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盖板还设有从其中一个端面穿过另一个端面的公共传输通道,所述盖板还设有从其中一个端面穿过另一个端面的公共传输通道,并且该公共传输通道的公共端口设于所述第一端面上,所述盖板还包括开设于第二端面上并且与所述公共传输通道导通的第一波导组;所述主腔体设有第一信号传输通道和第二信号传输通道,并且所述第二信号传输通道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波导组和第三波导组,所述第三波导组中设有第二信号耦合端口,所述第一信号传输通道和第二波导组分别对应连接所述第一波导组和公共传输通道;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分别设有第一双工滤波空腔和第二双工滤波空腔,所述第一双工滤波空腔和第二双工滤波空腔分别与所述第一信号传输通道和所述第二信号耦合窗口连接。
所述第一波导组、第二波导组和第三波导组均为具有至少一级台阶波导的台阶波导组。
所述公共端口的形状为圆形、正方形、带圆角的矩形或者其他正多边形。
所述公共传输通道、第一信号传输通道、第二信号耦合端口三者呈非共轴设置。
所述第一信号传输通道与第二信号耦合端口呈正交排布。
所述第一双工滤波空腔和第二双工滤波空腔均为双模谐振空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全腔体式四工器,各个部件均为腔体设计,采用整体加工形成。主腔体与带有空腔的盖板、底板对接实现正交极化的信号的收/发高隔离传输、双工、滤波等功能,整个组件结构简化,体积紧凑,大大提高了产品可靠性能。
2、本实用新型的全腔体式四工器中,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分别与所述主腔体相连形成的双工谐振腔体组在免调试的前提下实现较好的滤波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全腔体式四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全腔体式四工器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全腔体式四工器的盖板从底部观察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全腔体式四工器的主腔体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全腔体式四工器在12-14GHz频段内输出端口之间的隔离性能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全腔体式四工器,包括盖板1、设置于盖板1下方的主腔体2及分别设置于主腔体2底端的第一底板3和第二底板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80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