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门型光学玻璃电流传感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8008.6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8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马天兵;李东;杜菲;熊能;钱星光;张建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G02B1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学玻璃 电流 传感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电流传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门型光学玻璃传感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光纤电流传感领域,传感头结构主要可分为全光纤结构和光学玻璃结构两种,而普遍采用的光学玻璃传感结构为四方形结构,即线偏振光由四方形一角射入,经过三次反射再透射而出,与全光纤结构相比,这种电流传感器具有线性范围宽、稳定性好、精度较高、受光纤线性双折射影响较小等优点,但也同时存在加工难度大、传感头易碎、成本高,安装麻烦,灵敏度较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方便,结构简单,较高灵敏度的光学玻璃传感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门型光学玻璃电流传感结构,包括单门型光学玻璃结构、三角形光学玻璃结构与反射镜,立体门型结构由多个单门型结构连接而成,偏振光通过反射由一门型传入另一门型结构,层层传递。
所述每两单门型结构之间由一个三角形结构相连,其两腰上分别粘合一个反射镜,分别位于奇偶层右边,偶奇层左边,每相连两层门型结构之间光路方向相反,设计偶数层门型结构。
所述每单门型结构两反射镜分别呈45°粘合与门型光学玻璃两角,线偏振光由门型左下进入,经过左上反射镜,右上反射镜两次反射,至门型结构右下处,线偏振光在每单门型结构中不构成光学回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结构相对简单,加工相对容易。
采用未封闭结构,故可设计门型壳体,安装时由下套入导体,安装较为方便。
采用了多层传感结构,可根据需求设计门型结构层数,提高了系统灵敏度。
利用法拉第效应的非互易性设计了反方向光路,简化了结构,并在一定范围内补偿反射以及线性双折射引起的相位延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结构的主视立体图。(为摘要附图)
图2是本结构的侧视立体图。
图3是本结构的单门型光学玻璃结构。
图4是本结构的三角形光学玻璃结构。
图中所示:1、单门型光学玻璃结构;2、三角形光学玻璃结构;3、单门型左上反射镜;4、单门型右上反射镜;5、三角形左腰反射镜;6、三角形右腰反射镜;7、线偏振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描述:
参见图1至图4:一种立体门型光学玻璃传感结构,由单门型的光学玻璃结构1、三角形光学玻璃结构2、反射镜组成。
所述单门型光学玻璃结构1由两角呈45°的门型光学玻璃和反射镜3、4构成,门型光学玻璃沿截面呈45°切除两角,反射镜3、4粘合与两角截面上。
所述三角形光学玻璃结构2由45°等腰三角形光学玻璃和反射镜5、6构成,反射镜5、6分别粘合与等腰三角形的两腰平面上。
所述三角形光学玻璃结构2底平面与两单门型光学玻璃结构1底截面相合,分别位于奇数层到偶数层右边,偶数层到奇数层左边。
本实用新型通过单门型结构1,三角形结构2,反射镜传递线偏振光7,线偏振光7通过单门型的左下处射入门型光学玻璃1,通过门型左上角的反射镜3偏转90°横向传递,通过门型右上反射镜4反射偏转90°竖直向下传递,到达门型右下,通过三角形光学玻璃结构两腰上的两反射镜5,6两次反射各90°偏转共180°竖直向上进入第二门型结构,此时光路方向与第一门型相反,再通过相同过程通过第二门型传递入第三门型,根据需要设计门型层数,设计偶数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80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