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击打力可调节击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7777.4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92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彬;靳子洋;陆永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机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H23/00 | 分类号: | A61H2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击打 调节 击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器械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击打力可调节击振器,适用于不同击打力要求。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按摩器械,例如中国专利公开文件CN1576468所揭露的“一种击打工具”,其提供一种击打力发生器,该击打力发生器的广泛应用性较高,可产生较大的击打力,击打力的大小,击打次数的调整也容易。其包括:自由滑动地设置的重锤;对该重锤施加作用力的弹簧;旋转体,设置有固定部,该固定部通过旋转固定上述重锤,使该重锤从原位置向上述弹簧的作用力增大的方向移动,并且在规定位置解除上述固定,通过旋转体的旋转来固定重锤,并使重锤沿弹簧的作用力增大的方向移动,且在规定位置解除上述固定,由此,重锤通过其重力和弹簧的作用力而向原位置方向移动,并利用重锤的重力和弹簧的作用力的叠加力,来击打被击打体。然而市场上这类产品也具有其缺点,就是:结构复杂,击打力的调节也不便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击打力可调节击振器,可以根据不同顾客要求的击打力,可以自主调节自己想要的力度,也可以根据想要击打实物的硬度进行调节。本装置采用手持式的可以适用于不同击打力要求的击打力可调节击振器,是一种简洁高效的方便的击打力可调节的击振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击打力可调节击振器,包括:
外形装置,其包括外壳以及固定在所述外壳上方的手提把;
开关装置,其包括在所述手提把的内侧装设的转动轴,以及在所述转动轴的两侧装设的两个与所述转动轴一起转动的第一弹簧;
击打装置,其包括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中间安装有第二弹簧;
固定装置,其包括两个圆柱销,卡住所述中心轴,所述圆柱销的轴上套设有两个第三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为圆柱形外壳。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开设有孔和槽。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轴套设有圆盘,所述圆盘压制所述第二弹簧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两条铅线,其一头固定在所述圆柱销上,一头固定在所述手提把上的内侧的中心轴上。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击打力可调节击振器,可以根据不同顾客要求的击打力,可以自主调节自己想要的力度,也可以根据想要击打实物的硬度进行调节。本装置采用手持式的可以适用于不同击打力要求的击打力可调节击振器,是一种简洁高效的方便的击打力可调节的击振器。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击打力可调节击振器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圆盘俯视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卡住圆盘脚手的槽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于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请参考图1,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击打力可调节击振器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击打力可调节击振器,包括:外形装置,其包括外壳1以及固定在所述外壳1上方的手提把;开关装置,其包括在所述手提把的内侧装设的转动轴8,以及在所述转动轴8的两侧装设的两个与所述转动轴8一起转动的第一弹簧9;击打装置,其包括中心轴2,所述中心轴2的中间安装有第二弹簧6;固定装置,其包括两个圆柱销3,卡住所述中心轴2,所述圆柱销3的轴上套设有两个第三弹簧4。
根据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述外壳1为圆柱形外壳,所述外壳1开设有孔和槽。进一步的,所述中心轴套设有圆盘7,所述圆盘压制所述第二弹簧6上下移动。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两条铅线5,其一头固定在所述圆柱销3上,一头固定在所述手提把上的内侧的中心轴2上。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击打力可调节的击振器装置,当向上转动轴8时,轴两端的第一弹簧9就会跟着轴一起转动,并产生弹簧扭曲力(当松开轴时,可在在弹簧扭曲力的作用下回到原位),这样两根铅线5也就会向上缠绕在轴上,铅线上产生的牵引力就会拉动圆柱销3向外移动,脱离中心轴2上的槽位,同时圆柱销头上的弹簧4被压缩并产生弹力,这样中心轴2就会在第二弹簧6产生的弹力的驱动下向下快速射出,从而达到撞击物体的效果。如果想再次撞击,只要往上拉中心轴2上面的把手就行,圆柱销3在第三弹簧4力的驱使下,当遇到中心轴上面的槽位时就会自动进入槽位,从而继续卡住中心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机学院,未经上海电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77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兼具无线通讯功能的有线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