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劈裂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7326.0 | 申请日: | 2013-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2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牛艳辉;王立勇;陈悬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拓博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4 | 分类号: | G01N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劈裂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沥青料劈裂夹具。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公路路面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实验仪器对路面材料的各种性能进行检测,其中沥青混合料劈裂抗拉强度是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JTG E20-2011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实验规程》的要求,劈裂实验过程是对成型好的沥青混合料试件在一定条件下处理后,放于实验台的劈裂夹具中,在夹具的上下两端放置规范要求的压条,与试件侧面的十字画线对准,然后对夹具实施荷载,并记录相关实验数据。但在对此方法的使用和研究过程中发现,把沥青混合料试件放置于劈裂夹具压条上时,由于压条较窄,弧度较小,故无法做到准确的居中,平行放置,尤其是不同的人员操作时试块放置的位置会发生一定的偏移;而在放置试块时对试块位置的反复调整又会增加实验时间,对试块温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使沥青混合料劈裂抗拉强度的测量结果与真实结果之间有了一定的差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沥青料劈裂实验夹具,其能够稳定、准确地定位实验试块,为实验结果的准确度和可信度提供保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劈裂夹具,用于夹持预进行劈裂实验的试块,该夹具包括上夹持单元和下夹持单元,所述的下夹持单元包括固定底板、安装在所述的固定底板上的下压条、能够升降地设置在所述的下压条的两侧的用于辅助定位试块的一对护翼板,所述的下压条的上表面为与试块的外轮廓面相匹配的下夹持面,所述的固定底板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升降导柱,所述的上夹持单元包括能够升降地设置在所述的升降导柱之间的上压板、安装在所述的上压板的下表面的上压条,所述的上压条的下表面为与试块的外轮廓面相匹配的上夹持面,所述的下压条与所述的上压条在水平面内的投影相重合,试块夹持在所述的下夹持面与所述的上夹持面之间,当一对所述的护翼板位于最高位置时,一对所述的护翼板的上表面及所述的下夹持面均支撑贴合在试块的外轮廓面上。
优选地,所述的下压条的两侧分别竖直延伸设置有供所述的护翼板升降移动的卡槽,所述的卡槽的上端略窄于其他部分,当所述的护翼板位于最高位置时,所述的护翼板定位卡紧在所述的卡槽的上端。
优选地,所述的下压条、所述的上压条分别通过连接螺钉固定在所述的固定底板、所述的上压板上。
优选地,试块为圆柱体,所述的下夹持面、所述的上夹持面均为弧面。
优选地,所述的护翼板的上表面为与所述的下夹持面的弧度相同的弧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下压条两侧的用于辅助定位试块位置的护翼板,能够让试块位置准确放置,使试块中心线和下压条中线垂直重合,同时上压条、下压条上下对齐地设置,不需要人为放置,沿升降导柱移动即可,避免人为操作带来的误差。在劈裂实验时使用该夹具,试块在下压条与上压条之间的放置位置符合规范要求,不会因为人为原因而出现偏离,并能够保证实验中试块温度不发生明显变化,这种操作方式可以提高每次实验时的一致性,降低实验结果的人为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度和可信度。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劈裂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劈裂夹具中的下夹持单元的侧视图(护翼板位于最高位置);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劈裂夹具中的下夹持单元的侧视图(护翼板位于最高位置以下)。
附图中:1、上夹持单元;2、下夹持单元;3、固定底板;4、下压条;5、护翼板;6、升降导柱;7、上压板;8、上压条;9、卡槽;10、连接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拓博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拓博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73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