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式运锭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7138.8 | 申请日: | 2013-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1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罗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重冶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3/16 | 分类号: | B61D3/16;B21B3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李振文 |
地址: | 430415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式运锭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钢材进行轧制的运输机械,尤其涉及一种有效克服现有技术缺陷的旋转式运锭车。
背景技术
运锭车是初轧机的主要辅助设备之一。它是用来将加热了的钢锭从均热炉运送到初轧机的受料辊道并平放置在辊道上的小车。目前我国使用的运锭车的型式虽有不同,但其传动及工作方式基本相似,亦都存在着机体笨重,结构复杂及所带来的行走缓慢、事故频繁等缺点,故钢锭的运送成为初轧机的主要薄弱环节。
目前,现有运锭车的不足主要有:
1、由于自重大,起动制动的过渡时间长,这对短距离走行的小车是不利的。
2、钢锭的翻转需待小车到终点停止后方开动倾翻机构,将钢锭翻转,从而占用了生产时间。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者有鉴于上述缺陷,通过潜心研究和设计,综合长期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经验和成果,研究设计出一种旋转式运锭车,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现有运锭车存在自重大、起动制动的过渡时间长和生产效率低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式运锭车,包括车体、旋转承载机构、两个主动车轮、两个从动车轮和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主动车轮可旋转的固定于所述车体下方的一侧,两个主动车轮通过一主动车轴连接,所述两个从动车轮可旋转的固定于所述车体下方的另一侧,两个从动车轮通过一从动车轴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固定于所述车体的下方且通过一传动机构驱动所述主动车轮转动;
所述旋转承载机构位于车体的上方。
其中:所述旋转承载机构包含圆盘形的固定部和可旋转的位于所述固定部上的旋转部,所述固定部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车体上,所述固定部中部设有圆形凹槽,所述旋转部的下表面向下设有一嵌入所述圆形凹槽以进行转动的圆柱凸起,所述固定部内设有驱动所述旋转部进行转动的旋转驱动装置。
其中:所述驱动机构为一驱动电机,所述传动机构包含固定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驱动轮和固定于所述主动车轴上的被动轮,所述驱动轮通过传动元件连接至所述被动轮。
其中:所述驱动轮为驱动皮带轮,所述被动轮为被动皮带轮,所述传动元件为一皮带。
其中:所述驱动轮为驱动齿轮,所述被动轮为被动齿轮,所述传动元件为一齿带。
其中:所述驱动轮为驱动链轮,所述被动轮为被动链轮,所述传动元件为一链条。
其中: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包含旋转电机、固定于所述旋转电机输出轴上的驱动蜗杆和固定于所述圆柱凸起上且啮合于所述驱动蜗杆的被动蜗轮。
其中: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包含旋转电机、固定于所述旋转电机输出轴上的驱动伞齿轮和固定于所述圆柱凸起上且啮合于所述驱动伞齿轮的被动伞齿轮。
通过上述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运锭车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采用在车体上设置旋转机构,用于承载和旋转定位锻造件,使锻压上料时间大大减少,有效提高整个锻压机组设备的工作效率,且定位准确,能够提升锻压质量。
2、车体仅使用一对电机减速机,能正常保证快捷行走;
3、自重能更轻,可仅有2.9吨,具有速度高、载重大、自重轻、维修方便、工作可靠的特点,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内容可通过后述的说明及所附图而得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旋转式运锭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运锭车。
所述旋转式运锭车包括车体2、旋转承载机构1、两个主动车轮3、两个从动车轮5和驱动机构4。
其中,所述两个主动车轮3可旋转的固定于所述车体2下方的一侧,两个主动车轮3通过一主动车轴连接,所述两个从动车轮5可旋转的固定于所述车体2下方的另一侧,两个从动车轮5通过一从动车轴连接,所述驱动机构4固定于所述车体2的下方且通过一传动机构驱动所述主动车轮3转动。
其中,所述驱动机构4可为一驱动电机,所述传动机构包含固定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驱动轮41和固定于所述主动车轴上的被动轮31,所述驱动轮41通过传动元件连接至所述被动轮31。
可选的是,所述驱动轮41为驱动皮带轮,所述被动轮31为被动皮带轮,所述传动元件为一皮带。
可选的是,所述驱动轮41为驱动齿轮,所述被动轮31为被动齿轮,所述传动元件为一齿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重冶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重冶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71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轨道车辆司机室吸能结构
- 下一篇:一种地铁司机室控制台右侧柜体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