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L活化诱变菌群繁衍槽及繁衍巢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7106.8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4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杨亮月;任顾群;杨欣蕾;刘如意;唐云;易梦溪;冯薇;杨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亮月;冯薇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410016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化 诱变 繁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氧乙烷废气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P-L活化诱变菌群繁衍槽及繁衍巢。
背景技术
环氧乙烷又名氧化乙烯,在低温下为无色液体,具有芳香醚味,沸点为10.8℃,密度为1.52;环氧乙烷易燃易爆,其最低燃烧浓度为3%。环氧乙烷气体杀菌力强、杀菌谱广,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芽胞,属灭菌剂。
环氧乙烷不损害灭菌的物品且穿透力很强,故多数不宜用一般方法灭菌的物品均可用环氧乙烷消毒和灭菌。例如,电子仪器、光学仪器、医疗器械、书籍、文件、皮毛、棉、化纤、塑料制品、木制品、陶瓷及金属制品、内镜、透析器和一次性使用的诊疗用品等。环氧乙烷是目前最主要的低温灭菌方法之一。影响环氧乙烷气体灭菌的因素很多,只有严格控制有关因素,才能达到灭菌效果。
由于环氧乙烷的易燃、易爆和致癌性,目前环氧乙烷气体灭菌的控制还比较困难,尤其是环氧乙烷废气的无害化处理是当前的难题。还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所采用的环氧乙烷灭菌技术其废气基本上没有进行处理就直接被排放到空气当中,这样就存在着很大的环境隐患和安全压力,是非常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P-L活化诱变菌群繁衍槽及繁衍巢,通过在含有环氧乙烷废气的水环境中,对活化诱变菌群繁衍巢中的微生物诱导驯化,以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对环氧乙烷废气进行降解。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P-L活化诱变菌群繁衍槽,包括设有进口和出口的槽体,槽体中设 有连接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链排,P-L活化诱变菌群繁衍巢固定连接在链排上,链排上还固定有刮板,通过驱动主动轮使链排循环滚动;
所述的P-L活化诱变菌群繁衍巢包括基座,基座上连接有网罩,接种有微生物菌群的培养基放置在网罩内,基座上还开设有与螺钉相匹配的通孔,螺钉穿过网罩、培养基与通孔连接,将网罩、培养基固定在基座上。
所述的P-L活化诱变菌群繁衍槽上还开设有通气孔、透光口,以及与其相匹配的控制阀。
所述的出口外还设有收集箱。
所述的螺钉与网罩之间设有平垫片;基座通过胶体与链排固定连接。
同时,提供一种P-L活化诱变菌群繁衍巢,包括基座,基座上连接有网罩,接种有微生物菌群的培养基放置在网罩内,基座上还开设有与螺钉相匹配的通孔,螺钉穿过网罩、培养基与通孔连接,将网罩、培养基固定在基座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P-L活化诱变菌群繁衍槽,通过以含有环氧乙烷的水、丰富的培养基、通气、复杂微生物菌群的环境下,复合诱导能够利用、降解环氧乙烷排出的P-L活化诱变菌群;所诱导的P-L活化诱变菌群包含了复杂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经过诱导之后发生异变,在长期驯化下协同共生,互相团结共生,互相异化繁衍,经过包括光合,酶解,异化,同化,氧化等协作作用共同降解环氧乙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P-L活化诱变菌群繁衍槽,微生物接种于P-L活化诱变菌群繁衍巢的培养基上,其中培养基提供有机质等营养物质,而网罩上的致密网孔有利于构成微生物菌落,有利于多种微生物菌种共同作用;而经过含有环氧乙烷的流水提供的诱变再经过长期驯化后,能够在P-L活化诱变菌群繁衍巢上形成复杂的微生物菌群;实验表明,经过诱导的微生物菌群的作 用,之前水中溶解的环氧乙烷能够被降解完全,基本没有残留。
附图说明
图1为P-L活化诱变菌群繁衍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P-L活化诱变菌群繁衍槽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基座,2为网罩,3为平垫片,4为螺钉,5为微生物菌群,6为培养基;
501为进口,502为槽体,503为主动轮,504为P-L活化诱变菌群繁衍巢,505为刮板,506为链排,507为从动轮,508为出口,509为收集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参见图1、图2,一种P-L活化诱变菌群繁衍槽,包括设有进口501和出口508的槽体502,槽体502中设有连接在主动轮503和从动轮507之间的链排506,P-L活化诱变菌群繁衍巢504固定连接在链排506上,链排506上还固定有刮板505,通过驱动主动轮503使链排506循环滚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亮月;冯薇,未经杨亮月;冯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71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