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营养液膜技术的栽培槽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6365.9 | 申请日: | 2013-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1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余汉强;余汉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汉强;余汉钧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23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营养液 膜技术 栽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营养液膜技术栽培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营养液膜技术的栽培槽。
背景技术
营养液膜技术栽培,是利用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的营养液来提供营养,使植物能够正常地完成整个生命周期的种植技术。
营养液膜技术栽培是指植物部分根系悬挂生长在营养液中,而另一部分根系裸露在潮湿空气中的一类无土栽培方法。分为两大类型:深液流水培技术和营养液膜技术(NFT)。深液流水培技术是指营养液层较深、植物由定植板或定植网框悬挂在营养液液面上方,而根系从定植板或定植网框伸入到营养液中生的水培技术。营养液膜技术是指营养液以浅层流动的形式在栽培槽中从较高的一端流向较低的另一端的栽培技术。它是1973年由英国人库柏发明的。在我国1984年就开始开展研究和应用,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营养液膜技术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栽培槽中的营养液是以数毫米至1~2厘米的浅层状态流动的,作物根系只有一部分是浸没在这一浅层营养液中,而一部分的根系是裸露在栽培槽中潮湿的空气里,这样由浅层的营养液层流经根系时可以较好地解决根系的供氧问题,也能保证了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
现有采用营养液膜技术的栽培槽的槽体有圆柱形、方形、倒梯形等形状,而适用于种植小株型作物栽培槽槽宽在10cm左右,适用于种植大株型作物的栽培槽槽宽在20cm左右。现有的栽培槽具有以下明显的缺点:
1、现有形状的栽培槽,由于槽体自身底部的弧度过大、植物根系或基质对营养液的阻挡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营养液膜液层的深度很难控制,从而未能真正解决作物根系供氧的问题,导致根系因缺氧而引发烂根。
2、现有的营养液膜技术的栽培槽无法同时适用高大株形的作物和较小株形的作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营养液膜技术的栽培槽无法同时适用于高大株形作物和较小株形作物、营养液膜液层深度难控制的技术性难题,提供一种新型的营养液膜技术的栽培槽,使种植的农作物适用范围广,大大减少了因营养液膜液层过深,或作物厚实的根垫内部营养液难以流入而导致作物根系因氧气和养分供应不足而引发烂根的现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营养液膜技术的栽培槽,其中,包括定植板、槽体、进液器和导流器;定植板于槽体上方与槽体活动相连,导流器于槽体末端与槽体活动相连,进液器于槽体前端与槽体活动相连。
其中,所述槽体由设有毛管放置孔的密封盖、槽管和连接器组成;密封盖与槽管活动相连,连接器与槽管活动相连,可根据生产的需要将槽管进行接驳延长。
进液器由一级进液管、二级进液管、三级进液管、流量调节阀、连接头和供液毛管组成。一级进液管、二级进液管和三级进液管依次相连,二级进液管上设有流量调节阀,三级进液管通过连接头和供液毛管相连;供液毛管还与密封盖上设有的毛管放置孔相连。
所述定植板、槽体和导流器均由PVC塑料材质制成。
所述定植板的面板平直,两侧扣位横截面为虎脚形,虎脚上部外径长度为30cm,内径长度为29.4 cm,虎脚中部外径为32 cm,内径长度为31.4cm,虎脚下部外径长度为30 cm,内径长度为29.4cm。定植板1横截面厚度为0.3 cm;所述的定植板的面板上两侧至中间距离5 cm处为中心各打一个直径为5 cm的定植孔,而前后定植孔的间距为前一个定植孔圆心至后一个定植孔圆心距离20 cm的长度;所述的定植板长度为5.5m~25m,具体可根据种植场地的大小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汉强;余汉钧,未经余汉强;余汉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63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