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储热节能式热风集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6363.X | 申请日: | 2013-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52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杰;段有名;房富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川福德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2/20 | 分类号: | F24J2/20;F24J2/34;F24J2/51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李崧岩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绵***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热风 集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风集热器,具体地讲,涉及的是一种太阳能热风集热器。
背景技术
太阳能热风集热器是一种太阳能热风集热装置,被广泛应用于阳光充足的地区,现有的太阳能集热板多采用单平板集热板作为集热部件。现有的太阳能热风集热器的特点是夏天阳光充足,通过太阳能集热板获得的热量充足;冬天阳光不足,通过太阳能集热板获得的热量较少。
由于人们对热量的需求与现有的太阳能集热板提供的热量恰好相反,造成了冬天里人们洗澡时水温过低,建筑采暖不足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热节能式热风集热器,解决目前冬天、夜晚或阴雨天通过太阳能集热板获得的能量不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储热节能式热风集热器,包括依次层叠并接触排布的透明孔板式太阳能集热板、金属孔板式太阳能集热板、相变储热层和保温底板,紧贴于上述四层板状结构四周边缘设置的保温边框,以及与金属孔板式太阳能集热板连通并穿过相变储热层和保温底板设置的暖风出口管。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孔板式太阳能集热板包括金属材质的基板,涂覆于基板表面的太阳能吸热涂层,以及在基板上密集排布设置的用于空气流通的风孔,其中,基板的前侧与透明孔板式太阳能集热板接触,后侧与相变储热层接触。
更进一步的,所述基板上还通过板材弯折形成有供空气流通的风槽,该风槽分为两种,一种是位于基板前侧与透明孔板式太阳能集热板连通的一级风槽,另一种是位于基板后侧与相变储热层和暖风出口管均连通的二级风槽,且两级风槽之间通过风孔连通。
为防止热量从边缘散失,所述保温边框包括与四层板状结构的四周边缘形状匹配的并由隔热材料制成的隔热框体,以及填充于隔热框体和四层板状结构之间的间隙内使整体固定的保温层。其中,所述保温层由保温材料制成。
作为另一种优选替代方案,还可采用由相变材料制成的相变储热层代替上述保温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太阳能集热板,对空气进行多次加热,在冬天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热量采集量,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两个太阳能集热板分别是直接受到太阳光照射的透明孔板式太阳能集热板,以及进行二次集热的金属孔板式太阳能集热板,由于前者为透明式的集热板,因此太阳光透过其能间接照射到金属孔板式太阳能集热板,金属传递热量能力强,通过暖风出口管便可得到进行两次加热的暖风。
(3)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保温边框与保温底板,由于空气穿过透明孔板式太阳能集热板时可能会通过两个太阳能集热板之间的缝隙向边缘流失,为避免第一次和第二次加热后的空气流失,以充分达到热量利用的目的,在四层板状结构四周边缘上安装一个内嵌有保温层以达到保温效果的隔热框体;并且由于暖风出口管的面积小于太阳能集热板的面积,为防止热量散失,在空气通过金属孔板式太阳能集热板进行第二次加热后保温底板防止热量散失,使其全部通过暖风出口管排出。
(4)本实用新型还采用了相变储热材料,存储多余热量供下次使用。
(5)本实用新型还在金属孔板式太阳能集热板上设置风槽,更便于集热和热风流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四层板状结构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去掉保温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保温边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金属孔板式太阳能集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1-透明孔板式太阳能集热板,2-金属孔板式太阳能集热板,3-保温边框,4-保温底板,5-相变储热层,6-暖风出口管,7—隔热框体,8—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川福德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川福德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63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