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柔性显示屏的固定、剥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6248.2 | 申请日: | 2013-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0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文;赵雁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3 | 分类号: | G09F9/33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毛广杰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显示屏 固定 剥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屏的固定、剥离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具有微孔的衬底进行固定和压力剥离柔性显示屏的固定、剥离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显示器件(OLED )是主动发光器件。相比现在的主流平板显示技术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 -LCD ) , OLED 无需背光源,并具有高对比度,广视角,低功耗以及体积更薄等优点,有望成为继LCD之后的下一代平板显示技术,是目前平板显示技术中受到关注最多的技术之一。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将柔性基板、TFT背板和OLED组合在一起来制备柔性的OLED器件,而在这个制备过程中,较为关键的技术就是分离技术。目前业界内柔性显示技术使用玻璃衬底上涂布或者黏贴高分子塑料作为柔性显示屏体制作,其塑料衬底无论是使用涂布还是黏贴方法,在后续剥离时难度和合格率都很低,且剥离衬底的不可回收性造成制造生产成本的增加。虽然可以在玻璃衬底和塑料衬底之间预先沉积富氢的非晶硅牺牲层,等到制造工艺的最后步骤中采用激光照射非晶硅,使其中放出氢气,从而实现塑料衬底与玻璃衬底的分离,但激光器的使用使得整体的制造成本明显升高。因此,需要开发一种能够方便地对柔性显示屏体进行固定和剥离并能够显著降低产品成本的制造工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柔性显示屏的固定、剥离装置,可有效解决现有柔性显示屏在制造过程中与其硬质支撑基底剥离时合格率低的技术难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屏的固定、剥离装置,所述固定、剥离装置包括衬底、支架外框和外部抽真空设备,所述衬底具有多个相互连通的微孔,所述衬底设置于支架外框中,所述支架外框连接所述外部抽真空设备,所述外部抽真空设备通过支撑外框与所述衬底中的微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微孔包括处于衬底上表面的上表面微孔、处于衬底内部的内部微孔以及处于衬底下表面的下表面微孔,所述上表面微孔的孔径小于内部微孔、下表面微孔的孔径。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外框具有相互连接围成一周的侧板,所述侧板上具有多个第一通孔,通过所述多个第一通孔连接所述外部抽真空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外部抽真空设备与支撑外框的侧板之间具有第一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外框具有承载所述衬底的底板,所述底板上具有多个第二通孔,通过所述多个第二通孔连接所述外部抽真空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外部抽真空设备与支撑外框的底板之间具有第二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外框的侧板的上表面具有凹槽,所述凹槽中设置有压条。
进一步地,所述衬底上表面的上表面微孔的孔径小于100μm。
进一步地,所述衬底上表面的上表面微孔的孔径小于50μm。
进一步地,所述衬底上表面的上表面微孔的孔径小于5μm。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
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的固定、剥离装置,可有效解决现有柔性显示屏在制造过程中与其硬质支撑基底剥离时合格率低的技术难题,且该固定、剥离装置可以重复利用,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的固定、剥离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的固定、剥离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的固定、剥离装置固定柔性显示屏的示意图;
图4为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的固定、剥离装置剥离柔性显示屏的示意图。
图中:1-衬底;2-支架外框;3-压条;4-阀门;5-塑料衬底;101-上表面微孔;102-内部微孔、下表面微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62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