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工冻结管与通风管复合路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6041.5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9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樊宇朔;孟庆猛;张慧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3/06 | 分类号: | E01C3/06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冻结 通风管 复合 路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人工冻结管与通风管复合路基。
背景技术
我国多年冻土地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2.4%。多年冻土区路基对外界环境相当敏感,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冻土升温导致多年冻土融化、退化,而冻土地区的工程活动对冻土环境的影响加速了路基破坏的进程。无论是气候变暖还是工程活动造成的冻土升温,都不利于冻土路基的稳定。
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以多年冻土为地基的道路工程的破坏主要来自冻土地基融化下沉,如何使地基土保持冻结状态是保持路基稳定性的关键。通风管路基是一种积极地保护冻土的工程措施,其原理是:在寒节冷空气有较大的密度,在自重和风的作用下将管中的热空气挤出,并将周围土体中的热量带走,以此来保持地基土冻结状态。但通风管路基在热季不工作,而热季外界温度高,对多年冻土路基造成的影响又比较大,不能单纯依靠冷季通风管储存的冷量。针对这种情况,必须采用相应的工程措施确保多年冻土路基的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人工冻结管与通风管复合路基,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人工冻结管和通风管的协调工作,有效地降低了多年冻土温度,保证了多年冻土的稳定性,控制了多年冻土退化的趋势,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推广价值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人工冻结管与通风管复合路基,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路基中且与路基走向相垂直的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两端均设置有自动温控阀门,所述路基上靠近通风管的端口处设置有制冷装置和温控装置,所述通风管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孔洞,所述通风管内设置有与通风管平行的冻结管,所述冻结管的长度小于通风管,所述冻结管与制冷装置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通风管内设置有用于检测通风管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自动温控阀门、制冷装置和温度传感器均与温控装置电连接。
上述的一种人工冻结管与通风管复合路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为混凝土管,所述通风管的管径为1m,通风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通风管中每相邻两个通风管的距离为2.5m。
上述的一种人工冻结管与通风管复合路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的孔径为6cm,多个所述孔洞中每相邻两个孔洞的距离为8cm。
上述的一种人工冻结管与通风管复合路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冻结管为PVC塑料管,冻结管的管径为16c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方便。
2、本实用新型采用人工冻结管和通风管复合式路基,适用于高温多年冻土地区和冻土退化地区,能够有效地降低多年冻土温度,控制多年冻土的退化。
3、本实用新型利用人工冻结技术弥补通风管在环境温度较高时不工作的缺点,同时利用通风管弥补了人工冻结成本太高的劣势,通过两者协调工作,保证了多年冻土的稳定性,且节约了制造成本。
4、本实用新型通过温控装置对制冷装置的工作进行智能控制,利用最小的能源消耗达到冷却路基的目的,节约能源绿色环保。
5、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推广价值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人工冻结管和通风管的协调工作,有效地降低了下伏多年冻土温度,保持了多年冻土的稳定性,控制多年冻土退化的趋势,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推广价值高。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冻结管; 2—通风管; 3—孔洞;
4—温控装置; 5—自动温控阀门; 6—制冷装置;
7—温度传感器; 8—路基; 9—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在路基8中且与路基8走向相垂直的通风管2,所述通风管2的两端均设置有自动温控阀门5,所述路基8上靠近通风管2的端口处设置有制冷装置6和温控装置8,所述通风管2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孔洞3,所述通风管2内设置有与通风管2平行的冻结管1,所述冻结管1的长度小于通风管2,所述冻结管1与制冷装置6通过连接管9连接,所述通风管2内设置有用于检测通风管2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7,所述自动温控阀门5、制冷装置6和温度传感器7均与温控装置4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60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