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泵热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5766.2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2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赵密升;卢旭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纽恩泰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4/02 | 分类号: | F24H4/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谢伟;胡杰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北太路16***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泵热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热泵热水器行业中,主要采用的是单级蒸气压缩式制热循环,蒸发温度会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当环境温度降低时,其蒸发吸热能力逐步降低,但是用热端使用的冷凝温度基本不变,故在低温环境下,压缩机的压缩比增大,甚至超过厂家设定的极限值,如此会导致压缩机制热量下降,功耗增加、性能系数下降及排气温度过高等问题。例如当环境温度降到0℃以下后,蒸发温度过低,会引起压缩机排气温度过高超出压缩机工作范围,从而导致压缩机频繁停机,无法正常工作,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压缩机烧毁。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热泵热水器,它可以在低温环境下保持制热效率,并保持压缩机的压缩比在设定范围内,从而维持热泵系统稳定工作,满足低温环境下的采暖要求。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热泵热水器,包括第一压缩机、第二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二节流装置,第一换热器上设有第一换热管道和第二换热管道,第二换热器上设有第三换热管道和第四换热管道,第四换热管道具有入水口和出水口,第一压缩机、第一节流装置分别与第三换热器、第二换热管道连接构成循环回路,第二压缩机、第二节流装置分别与第三换热管道、第一换热管道连接构成循环回路。
下面对进一步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所述第三换热器上设有风扇。
其中还包括电控器,电控器与所述第一压缩机、所述第二压缩机分别进行电性连接。
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原理、效果等进行说明:
1、巧妙地设置了第一压缩机与第二压缩机,第一压缩机与设有风扇的第三换热器、第一节流装置、第二换热器构成第一热泵系统,第二压缩机与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二节流装置构成第二热泵系统,第一热泵系统通过风扇将环境能量转移给第二热泵系统供其降低与环境的温差并为水加热,故即使在低温环境下也能保持制热效率,并保持压缩机的压缩比在设定范围内,从而维持热泵系统稳定工作,满足低温环境下的采暖要求。
2、通过电控器集合对系统的主要控制,从而使控制和操作都更方便高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热泵热水器的结构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第一换热器,11、第一换热管道,12、第二换热管道,20、第二换热器,21、第三换热管道,22、第四换热管道,23、出水口,24、入水口,30、第三换热器,31、风扇,41、第一压缩机,42、第二压缩机,43、第一节流装置,44、第二节流装置,45、电控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一种热泵热水器,包括第一压缩机41、第二压缩机42、第一换热器10、第二换热器20、第三换热器30、第一节流装置43和第二节流装置44,第一换热器10上设有第一换热管道11和第一换热管道12,第二换热器20上设有第三换热管道21和第四换热管道22,第四换热管道22具有入水口24和出水口23,第一压缩机41、第一节流装置43分别与第三换热器30、第一换热管道12连接构成循环回路,第二压缩机42、第二节流装置44分别与第三换热管道21、第一换热管道11连接构成循环回路,第三换热器30上设有风扇31,该热水器还设有电控器45,电控器45与所述第一压缩机41、所述第二压缩机42分别进行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巧妙地设置了第一压缩机41与第二压缩机42,第一压缩机41与设有风扇31的第三换热器30、第一节流装置43、第二换热器20构成第一热泵系统,第二压缩机42与第一换热器10、第二换热器20、第二节流装置44构成第二热泵系统,第一热泵系统通过风扇31将环境能量转移给第二热泵系统供其降低与环境的温差并为水加热,故即使在低温环境下也能保持制热效率,并保持压缩机的压缩比在设定范围内,从而维持热泵系统稳定工作,满足低温环境下的采暖要求。
2、通过电控器45集合对系统的主要控制,从而使控制和操作都更方便高效。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纽恩泰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纽恩泰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57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瓢洗苕棒
- 下一篇:一种导向式活鱼分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