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插地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5710.7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6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袁见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见兰 |
主分类号: | F21S9/03 | 分类号: | F21S9/03;F21V17/10;F21V23/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汤喜友 |
地址: | 5101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插地灯。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美化草地、广场、公园等场所的景观,通常需要在这些场所内部设置各种灯具,用以美化夜景,传统的做法是将多种不同的灯具设置固定在公共场所的地基上,其虽然能够起到美化景观的作用,但是灯具在被固定位置后,不能够随意的移动。
插地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灯具,其能够根据景观的需要,随意的转移位置,因而,被快速的普及。现有的插地灯的光源大多采用较为节能的LED发光单元,由插地灯内置的电池为LED发光单元供电,由于电池的电量有限,因此,导致现有的插地灯的续航能力欠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插地灯,其能够较大幅度的提高插地灯的续航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新型插地灯,包括,
灯罩,该灯罩呈圆柱筒状,灯罩的下端部为封闭的盲端;
太阳能组件,其包括固定连接在灯罩顶端部开口的固定套、固定在固定套上表面的太阳能板;
固定在固定套内表面的灯座,该灯座内部设置有一电池仓,电池仓的一端设置有一金属片、另一端设置有金属弹簧,金属片与金属弹簧均与太阳能板电性连接;
安装在电池仓内的电池,该电池的正极与金属片电性接触、负极与金属弹簧电性接触;
LED发光单元,其发光端穿过灯座上设置的通孔并位于灯罩内部;
固定在灯座上的电路板,该电路板上集成有与LED发光光源的两引脚连接用以为LED发光单元供电的供电电路;
固定连接在固定套上的插杆。
固定套螺接在灯罩的顶端部,固定套与灯罩的侧壁之间形成一个安装间隙,固定套的侧面设置有一沿其底端面向上延伸的安装槽,插杆的顶端部设置有一水平折弯段,该水平折弯段的末端连接有一板状的插装部,该板状插装部和水平折弯段分别嵌置于安装间隙和安装槽内。
插杆由至少两个竖直段对接形成,相邻两竖直段的对接处由一套接在其二者外部的连接套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内置电池并在外部安装太阳能板,太阳能板可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为电池充电,利用电池为LED发光单元提供电能,从而较大幅度的提高插地灯的续航能力;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其中:10、灯罩;20、太阳能组件;21、固定套;211、安装间隙;212、安装槽;22、太阳能板;30、插杆;31、竖直段;32、水平折弯段;33、插装部;34、连接套;40、灯座;41、通孔;50、LED发光单元;60、电池仓;61、金属片;62、金属弹簧;70、电路板;80、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插地灯,其包括灯罩10、太阳能组件20、灯座40、电池仓60、电池80、LED发光单元50、电路板70以及插杆30;灯罩10为圆柱筒状,其下端部为封闭的盲端,太阳能组件20包括固定连接在灯罩10顶端部开口的固定套21以及固定在固定套21上表面的太阳能板22,即,太阳能板22位于灯罩10的顶端,使太阳能板22能够充分的接受太阳光线的照射。灯座40固定在固定套21的内表面,电池仓60设置在灯座40内部,电池仓6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一金属片61、另一端固定安装有一金属弹簧62,金属片61和金属弹簧62均电性连接于太阳能板22,电池80安装在电池仓60中,该电池80可以为通常所说的可充电电池,电池80的正极与金属片61电性接触、负极与金属弹簧62电性接触,并利用金属弹簧62将电池80卡在电池仓60中。电路板70固定在灯座40内,电路板70上集成有为LED发光单元50供电的供电电路,LED发光单元50的两个引脚电性连接在供电电路,同时,电池80也连接在该供电电路上,电池80通过供电电路为LED发光光源50提供电能,LED发光单元50的发光端穿过灯座40下端面的通孔41位于灯罩10内部。插杆30的顶端部固定连接在固定套21上,其底端部用于插在地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见兰,未经袁见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57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产食品检测装置
- 下一篇:水煤渣瓦斯自动分离排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