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污水脱氮除磷的废弃河浜修复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20835283.2 申请日: 2013-12-17
公开(公告)号: CN203582588U 公开(公告)日: 2014-05-07
发明(设计)人: 张毅敏;周创;高月香;汪龙眠;杨飞;吴晗;刘海青 申请(专利权)人: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2F3/30 分类号: C02F3/30
代理公司: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代理人: 蒋海军
地址: 210042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污水 废弃 河浜 修复 系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农村低浓度生活污水脱氮除磷的废弃河浜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污水处理厂在不断兴建,污水处理率也在不断提高,但主要集中在城市。然而在我国农村,由于人口居住比较分散,生活污水不便集中收集处理,加上各地财政收入有限,无力建设生活污水排水管网络处理系统以及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使得农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中去,对农村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也引起河流和湖泊水质的下降。因此,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种类很多,按其原理可分为3类:生物处理技术、生态处理技术和物化处理技术。如中国专利号CN201010147075.4,公开了一份名为一种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发明专利:生活污水进入曝气沉砂池兼调节池中,进行适当沉砂沉淀和调节后无机污染物被去除一部分,再通过提升水泵送入浓缩式二级厌氧反应池内,污水在通过浓缩滤层的过程中,水中悬浮物被过滤截留,浓缩式二级厌氧反应池中产生的CH4和H2S等污染气体通过气口排出,部分浓缩液可以定期通过打开阀门经浓缩底泥排污管排出系统,从浓缩式二级厌氧反应池出水口出来的上清液依次进入阶梯跌水型湿地、无介质湿地、经济收益型湿地、生物滤池、鱼池,水中的氮磷富营养化污染物被水生植物的根茎等过滤、截留、吸附、分解、吸收和沉淀,并通过定期收获,达到水净化的目的。又如中国专利号CN201310129032.7,公开了一种农村生活污水生物处理系统,该发明的农村生活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与农村生活污水排污管道连接,其特征在于该处理系统包括生态敞开式化粪池、微曝气氧化塘、悬浮物生物滤池、人工湿地和观景塘,生态敞开式化粪池、微曝气氧化塘、悬浮物生物滤池、人工湿地和观景塘从高至低顺序排列,之间用管道或沟渠连通,利用污水自身的重力进行流动,生态敞开式化粪池的进水口与农村生活污水排污管道连接。该发明的农村生活污水生物处理系统,解决了其他村落污水处理方法中的占地较大、投资和维护费用高等问题。

但上述所涉及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中均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农村生活污水氮磷含量高,上述技术很难高效去除氮磷;其次,农村地区无力修建和管理上述复杂的处理设施。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农村生活污水难以高效去除氮磷以及农村生活污水的水处理设施修建和管理复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污水脱氮除磷的废弃河浜修复系统,它可以高效去除农村生活污水中的氮磷,同时节约成本、运行简单、维护方便。

2.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污水脱氮除磷的废弃河浜修复系统,它包括沼气池、导气管、厌氧区和好氧区,所述的导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的沼气池连接,另一端接入所述的厌氧区的底部,所述的厌氧区的下游是所述的好氧区,在所述的好氧区分散种植挺水植物,厌氧区和好氧区交替构成所述的系统;所述的厌氧区与好氧区的水面面积比为1:1.5~10,所述的导气管设有阀门以控制沼气曝气量。

优选地,所述的导气管由4~8根管道组成,且通入所述的厌氧区的导气管段均匀开有孔,孔的直径为4~6mm。

优选地,所述的导气管为内径9~12mm的镀锌钢管、铜管或ABS工程塑料管。

优选地,所述的挺水植物为茭白。茭白为水生蔬菜类,可食用,有一定景观效果,利于实现资源化利用。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包括沼气池、导气管、厌氧区和好氧区,其中厌氧区的下游是所述的好氧区,这样的设计能高效脱氮除磷;

(2)在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好氧区分散种植挺水植物,可实现对污染物的拦截和净化;

(3)沼气池的导气管上设有阀门,可根据河道水流速度来控制甲烷曝气量,以达到甲烷最佳的水力停留时间,发挥甲烷最佳的脱氮效率;沼气具有增温作用,可提高微生物的处理效率,尤其在气温较低的地区,冬季效果显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52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