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方体型拖线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4911.5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5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戴晶晶;孙晨凯;朱润;李笑天;胡弋翔;周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机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R13/717 | 分类号: | H01R13/717;H01R13/72;H01R13/52;H01R2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方 体型 线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方体型拖线板。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提高,对拖线板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实用上,以应运而生的就是功能更多样,更小巧的脱线板,来满足人们对生活的追求。
拖线板在家庭使用过程中空间利用率不够,有的只是利用了它的上表面。一般家用拖线板不能做到小巧,收线依靠缠绕在拖线板自身上,收纳不方便。家用拖线板功能比较单一,只有电源连接器的作用。另外在夜晚的环境下,很容易在事先不明的情况下踢到拖线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立方体型拖线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立方体型拖线板,包括:拖线板本体,所述拖线板本体为立方体结构;至少一个导电模块,位于所述拖线板本体的至少一个面上;电源连接线,收纳于所述拖线板本体内的一旋转轴上;USB充电接口和防尘板,所述防尘板覆盖所述USB充电接口,且所述防尘板至少部分封闭所述拖线板本体的除所述导电模块所在的面的其余的一个面。
可选的,所述拖线板本体的至少一个面上设有透光板,在所述拖线板本体内且位于所述透光板一侧设有LED显示屏。
可选的,所述透光板设置成可沿所述透光板的一边翻转,所述透光板处于翻开位置时,所述LED显示屏被开启,所述透光板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LED显示屏被关闭。
可选的,所述导电模块至少包括一个三孔插座和至少一个双孔插座。
可选的,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连接所述旋转轴,通过摇动所述把手可带动所述旋转轴旋转。
本实用新型立方体型拖线板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本实用新型立方体型拖线板将收线器,小夜灯等家庭使用器件与拖线板结合,保证了原有的传统拖线板的功能外,提供多样充电方式;结合小夜灯的设计思路,解决夜晚容易踢到的问题,采用小巧的立方体结构,使得内部较大的空间可以用来收集线,方便收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方体型拖线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方体型拖线板的照明模块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方体型拖线板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立方体型拖线板的收线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方体型拖线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方体型拖线板的照明模块爆炸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方体型拖线板的爆炸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立方体型拖线板的收线机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立方体型拖线板,包括:拖线板本体42,所述拖线板本体42为立方体结构;至少一个导电模块22,位于所述拖线板本体42的至少一个面上;电源连接线26,收纳于所述拖线板本体20内的一旋转轴33上;USB充电接口44和防尘板212,所述防尘板212覆盖所述USB充电接口44,且所述防尘板212至少部分封闭所述拖线板本体42的除所述导电模块22所在的面的其余的一个面。
拖线板本体42的至少一个面上设有透光板12,在拖线板本体42内且位于透光板12一侧设有LED显示屏16,透光板12设置成可沿透光板12的一边翻转,透光板12处于翻开位置时,LED显示屏16被开启,透光板12处于关闭位置时,LED显示屏12被关闭,导电模块22至少包括一个三孔插座和至少一个双孔插座,立方体型拖线板还包括把手31,把手31连接旋转轴33,通过摇动把手31可带动旋转轴33旋转。
更详细的结构请参考以下说明:
如图2所示,照明单元41包括上盖板11、夜灯透光板12上电路板13、旋转轴14、下盖板15、LED显示屏16和上下盖板支架17,其中上盖板11和下盖板15均是螺纹连接,电路板13与LED显示屏16由导电模块22连接。
如图3所示,拖线板本体42包括外壳21、导电模块22、铜片23和215、前壳24、电路板支撑架25和213、外部电线26、塑料圈27、下盖28、USB电路板29、右壳210、旋转轴211、防尘板212、壳体支撑架214、上盖216和总电路板217,其中外壳21与前壳24使用粘接,同样右壳210与下盖28、上盖216同样使用粘接。
如图4所示,收线机构43包括把手31、连接件32、旋转轴33、轴套34、轴承35、从动轴36和固定件37,其中固定件37用以固定电路板217与电源连接线26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机学院,未经上海电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49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