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装配式转子稀土永磁力矩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4838.1 | 申请日: | 2013-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2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孙德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瑞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27 | 分类号: | H02K1/27;H02K1/28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孙春玲 |
地址: | 301800 天津市宝坻***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转子 稀土 永磁 力矩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稀土永磁力矩电机,尤其是一种稀土永磁力矩电机的转子。
背景技术
稀土永磁力矩电动机以其高效节能、高重量比功率、高过载能力、高可靠性、调速简便、免维护、长寿命等优点引起国内外专家高度重视。但现有技术的稀土永磁力矩电机在大功率、大转矩应用上还没有充分挖掘出潜力,目前还存在电机转子材料利用率低、重量重、表面贴磁钢装配工艺复杂及可靠性差等方面的明显不足,此外在减少漏磁与永久退磁方面也无更多改善,因而限制了稀土永磁力矩电机在各个领域的发展。比如在油田采油方面,就难以实现稀土永磁力矩电机直拖大排量螺杆泵采油技术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加以改进。由此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装配式转子永磁力矩电机,包括定子、转子、端盖,所述转子由大筒套小筒结构构成的双筒非导磁空心转子支架、等间距相互间隔镶嵌在转子支架大筒外缘凹槽内的导磁极靴、空心转子轴和矩形稀土永磁体构成;在转子支架的双筒之间的支撑筋上均匀分布有数个减重孔,减重孔的数量可在不影响转子机械性能的前提下,根据承担的具体工作性质进行调整,如果没有特殊要求,通常可以等间距开3个腰形减重孔;在转子支架两端分别安装有用于固定稀土永磁体的由非导磁材料制成的上端板和下端板,由此构成装配式极靴隐极转子。所述导磁极靴共有24个,该导磁极靴端面为T字扇形结构,扇形底部嵌入转子支架大筒外缘的梯形定位槽内。所述稀土永磁体为烧结钕铁硼切向式矩形结构,共有24个并且分别嵌入在两个相邻的 导磁极靴之间形成的矩形开口槽极穴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支架的双筒间的支撑筋上的减重孔为3个,其形状为腰形且尺寸相同。所述转子支架、上端板和下端板均由铝合金材料制成。所述导磁极靴采用的导磁材料为电工纯铁。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电机转子是针对径向励磁方式隐极电机磁路特点进行设计的,与表面贴磁钢结构的以及其它同规格的常规永磁力矩电机不同之处在于,导磁极靴是嵌装在非导磁的铝合金转子支架上,相邻的两个导磁极靴巧妙形成了永磁体磁钢槽,形成独立磁路,这样相对减少了漏磁;永磁体采用切向式矩形,沿轴向分成若干段嵌入两个导磁极靴之间,与表面贴磁工艺相比装配性更好,永磁体利用率更高,漏磁更小,进一步节约了导磁材料,可靠性也更高了;更重要的是,可避免永久退磁;加上转子支架与转子轴减重设计的综合效果使得转子重量更轻了,转动惯量更小了,提高了重量比功率;由于转子结构简单、提高了制造装配工艺性、显著提高结构安全和可靠性,并可以方便地实现多极结构电机的制造。因此大大提高了低速大功率稀土永磁力矩电机的综合性能;尤其是在油田采油方面,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光杆可以通过永磁力矩电机的空心轴伸出直接抽油,并且不再需要皮带传动等一系列减速机构,从而使稀土永磁力矩电机直拖大排量螺杆泵采油技术得以实现,使油井采油过程和设备大大简化,最终使油井采油效率和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机轴线方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机转子轴线方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机转子横截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机定子冲片横截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枢绕组2、定子铁芯3、上防暴密封盖4、上端盖5、转子上端盖6、机座7、转子支架8、矩形稀土永磁体9、导磁极靴10、转子下端板11、螺栓12、轴挡13、空心转子轴14、下防暴端盖法兰15、轴承16、凸台17、端板通孔18、腰形减重孔19、大筒20、小筒22、端板外环23、端板内环24、转子支架螺钉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瑞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瑞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48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Z形新型弹簧
- 下一篇:基于IC卡识别技术对计算机维护次数进行统计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