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浸式变压器油箱箱沿角堆焊的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4433.8 | 申请日: | 2013-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95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朱勤;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钢工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14 | 分类号: | H01F27/14;F16J1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张恒康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浸式 变压器 油箱 箱沿角 堆焊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浸式变压器油箱箱沿角堆焊的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油浸式变压器油箱具有容纳器身、充注变压器油以及散热冷却的作用,大型变压器油箱由上节油箱和下节油箱两部分连接组成,上节油箱与下节油箱之间的密封普遍采用箱沿和胶条的结合构成,然后再通过法兰式紧固件连接的压紧力来达到密封的目的。如图1所示,箱沿1焊装在上节油箱2底端,下节油箱3位于箱沿1的下方,支撑用的短框4焊装在下节油箱3的上表面靠近箱沿1的油侧9,第一护框5焊装在下节油箱3的上表面并位于箱沿1的中间部位,第二护框6焊装在下节油箱3的上表面靠近箱沿1的空气侧10,密封胶条7置于第一护框5和第二护框6之间,箱沿1与下节油箱3上和第二护框6配钻孔后用紧固件8压紧。
从上述结构可以看出,嵌装在箱沿1和下节油箱3上两道护框5、6之间的密封胶条7一侧与油接触而另一侧与空气接触,密封胶条7受空气中的氧气、光照等作用,空气侧的密封胶条7逐渐龟裂老化,另外,密封胶条底部的平整度及护框焊接质量等问题,都是导致渗漏油现象的原因,漏油严重时还会出现变压器油位下降并低油位报警的情况,影响到变压器的正常使用,而由此造成的直接离线检修费用和间接设备停运损失非常昂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油浸式变压器油箱箱沿角堆焊的密封结构,本结构采用双道密封,避免密封胶条直接与空气接触,箱内油与空气完全隔离,提高了变压器使用寿命及整体油箱机械强度,降低了检修费用及设备停运损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油浸式变压器油箱箱沿角堆焊的密封结构包括上节油箱、下节油箱、箱沿、支撑短框、第一护框、第二护框和密封胶条,所述箱沿焊装在所述上节油箱底端,所述下节油箱位于箱沿的下方,所述支撑短框焊装在所述下节油箱的上表面并靠近所述箱沿的油侧,所述第一护框和第二护框间隔焊装在所述下节油箱的上表面并分别位于所述箱沿的中间部位和空气侧;本结构还包括石绵绳、测温变色带和两个塞座,所述箱沿底面两侧采用角堆焊连接所述下节油箱上表面,所述箱沿空气侧的角堆焊焊缝对称设有空腔,所述两个塞座设于所述箱沿空气侧角堆焊焊缝的两个空腔内,所述密封胶条设于所述支撑短框与第一护框之间,所述石绵绳设于所述第一护框与第二护框之间,所述测温变色带粘贴于所述箱沿的上表面。
进一步,上述测温变色带沿所述箱沿周向间隔粘贴。
由于本实用新型油浸式变压器油箱箱沿角堆焊的密封结构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即本结构的箱沿焊装在上节油箱底端,下节油箱位于箱沿的下方,支撑短框焊装在下节油箱的上表面并靠近箱沿的油侧,第一护框和第二护框间隔焊装在下节油箱的上表面并分别位于箱沿的中间部位和空气侧;本结构的箱沿底面两侧采用角堆焊连接下节油箱上表面,箱沿空气侧的角堆焊焊缝对称设有空腔,两个塞座设于箱沿空气侧角堆焊焊缝的两个空腔内,密封胶条设于支撑短框与第一护框之间,石绵绳设于第一护框与第二护框之间,测温变色带粘贴于箱沿的上表面。本结构采用双道密封,避免密封胶条直接与空气接触,箱内油与空气完全隔离,提高了变压器使用寿命及整体油箱机械强度,降低了检修费用及设备停运损失。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传统油浸式变压器油箱箱沿密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油浸式变压器油箱箱沿角堆焊的密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油浸式变压器油箱箱沿角堆焊的密封结构包括上节油箱2、下节油箱3、箱沿1、支撑短框4、第一护框5、第二护框6和密封胶条7,所述箱沿1焊装在所述上节油箱2底端,所述下节油箱3位于箱沿1的下方,所述支撑短框4焊装在所述下节油箱3的上表面并靠近所述箱沿1的油侧9,所述第一护框5和第二护框6间隔焊装在所述下节油箱3的上表面并分别位于所述箱沿1的中间部位和空气侧10;本结构还包括石绵绳11、测温变色带13和两个塞座12,所述箱沿1底面两侧采用角堆焊连接所述下节油箱3上表面,所述箱沿1空气侧的角堆焊焊缝14对称设有空腔,所述两个塞座12设于所述箱沿1空气侧角堆焊焊缝14的两个空腔内,所述密封胶条7设于所述支撑短框4与第一护框5之间,所述石绵绳11设于所述第一护框5与第二护框6之间,所述测温变色带13粘贴于所述箱沿1的上表面。
进一步,上述测温变色带13沿所述箱沿1周向间隔粘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钢工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钢工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44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