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垫片自动计数推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833828.6 | 申请日: | 2013-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82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 发明(设计)人: | 方传升;王安军;金贵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B57/20 | 分类号: | B65B57/2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瀚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9 | 代理人: | 黄洋;盖军 |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垫片 自动 计数 推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新型的垫片自动计数推送装置。
背景技术
垫片一般用纸、橡皮片或铜片制成,放在两平面之间以加强密封,防止两个物体之间受到压力、腐蚀、和管路自然地热胀冷缩导致泄漏等。由于机械加工表面不可能完美,使用垫片即可填补不规则性。在机械企业的装配过程中,一个部件通常会有很多的垫片,操作者为了保证装配质量的一致性,垫片的数量要严格控制,既不能多装又不能漏装。采用人工计数比较费时,影响装配节拍,而且容易因员工的疏忽或疲劳而出错,同时也增加了人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垫片自动计数推送装置,以取代人工计数及垫片的供给,从而保证垫片计数的准确性,降低计数的劳动强度及人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垫片自动计数推送装置包括底座和设置于底座上方的垂直的输料管,所述输料管与底座之间安装有内部具有导向槽的导向块,导向槽的两端开口,所述输料管与导向槽相通;所述底座上还安装有一个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朝向导向槽并与导向槽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活塞杆的端部固定有一个可在导向槽内运动的推料板。
在工作时,垫片经过振动盘输送至输料管内,并沿输料管落入到导向槽内,气缸活塞杆伸出时,会推动推料板自导向槽的一端伸入至导向槽内,并沿导向槽内移动,从而将导向槽内的垫片自导向槽的另一端推出。由于推料板的厚度是固定的,因此每次推送的垫片整体高度也是固定的,从而保证每次推出的垫片数量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推料板的端面与导向槽的截面形状相同,以使每次推料板均可以将落入导向槽内的垫片全部推出,确保每次推出的垫片数量一致。通过修改导向槽截面的形状和推料板的形状,可以适应不同垫片的计数及推送。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槽的顶面通过压板封闭,以避免垫片掉落到导向槽内或被推料板推出时脱离导向槽,影响垫片计数的准确性和后续的计数推送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气缸连接有一个触发开关,以控制气缸的工作,员工可以在需要时利用触发开关来控制气缸推送一次垫片,避免多次推送的垫片堆积在一起,失去计数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垫片自动计数推送装置结构简单小巧,占用空间小,便于安装和使用,可以保证每次推送的垫片数量一致,使操作者不会出现多装、漏装垫片的情形,提高产品的装配一致性,保证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垫片自动计数推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垫片自动计数推送装置包括底座1和设置于底座1上方的垂直的输料管2,所述输料管2与底座1之间安装有内部具有导向槽的导向块3,导向槽的两端开口,所述输料管2与导向槽相通;所述底座1上还安装有一个双联气缸4,所述气缸4的活塞杆7朝向导向槽并与导向槽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活塞杆7的端部固定有一个可在导向槽内运动的推料板5。
推料板5的端面与导向槽的截面形状相同,以使每次推料板5均可以将落入导向槽内的垫片全部推出,确保每次推出的垫片数量一致。通过修改导向槽截面的形状和推料板5的形状,可以适应不同垫片的计数及推送。
导向槽的顶面通过压板6封闭,以避免垫片掉落到导向槽内或被推料板5推出时脱离导向槽,影响垫片计数的准确性和后续的计数推送工作。
气缸4连接有一个触发开关(图中未画出),以控制气缸4的工作,员工可以在需要时利用触发开关来控制气缸4推送一次垫片,避免多次推送的垫片堆积在一起,失去计数的功能。
在工作时,垫片经过振动盘输送至输料管2内,并沿输料管2落入到导向槽内,气缸4的活塞杆7伸出时,会推动推料板5自导向槽的一端伸入至导向槽内,并沿导向槽内移动,从而将导向槽内的垫片自导向槽的另一端推出。由于推料板5的厚度是固定的,因此每次推送的垫片整体高度也是固定的,从而保证每次推出的垫片数量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38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