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体混合及增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3725.X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9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苏子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简学仁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王正茂;俞佳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体 混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协助养殖用的水处理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水体混合及增氧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养殖池池水的增氧方式,大多都仅采用水车打水来增加池水的溶氧量。简单来说,当水车载浮于水面时,水车两侧的叶片会伸入水中,然后在马达的带动下而旋转,使叶片不断地拨打池水,而使水珠四溅并与空气接触,以增加池水的溶氧。
然而,当水车的叶片拨打池水时,仅对池水表面进行拨打,所以在水池表面的池水固然可以获得良好的增氧效果,但在池水的底部,却无法获得与水池表面相当的增氧效果,而因池中的鱼、虾大多位于较深处的水中,所以对于鱼、虾而言,虽然水池表面的池水增氧,但水池底部的水却还是在缺氧的状态,所以根本无法提供整体较好且均匀的水质。
另一方面,也就是由于鱼、虾等多生活于水池底部,而使得它们的排泄物等几乎是位于底部,造成水池底部的水质明显较水池表面要差,在这样的环境下生长,所养殖鱼、虾的健康及品质也随之恶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体混合及增氧装置,以解决水池表面与底部的水质及溶氧量不均匀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提出一种水体混合及增氧装置,其包含:水车组件,其漂浮于水体的表面,水车组件包括驱动单元及通过连动轴连接至驱动单元的叶片组;以及伸缩导管,伸缩导管的一端位于水面上并连接至水车组件,而伸缩导管的另一端位于水面下,另一端的管体外侧包含环状腔室,当空气注入环状腔室时,另一端利用环状腔室的浮力往该端方向移动;其中,驱动单元驱动叶片组对水体进行拨打,将靠近该端的水体拨出伸缩导管外,而使水体由另一端进入伸缩导管中并往该端移动。
优选地,伸缩导管包括相互卡合的多个导管单元,使水体仅能自另一端进入伸缩导管且自该端离开伸缩导管。
优选地,各导管单元的长度可为100~120厘米。
优选地,另一端可邻近水体的底部。
优选地,伸缩导管的截面积与叶片组匹配,使叶片组仅可接触伸缩导管内的水体。
优选地,环状腔室包括进气口及出气口,且进气口的面积大于出气口的面积。
优选地,驱动单元可为马达。
优选地,叶片组可具有6片叶片。
优选地,水车组件还可包括多个圆柱状浮桶,使水车组件浮于水面上。
优选地,其中该端通过集水箱连接至水车组件,且集水箱的截面积可与叶片组匹配,使叶片组仅接触集水箱内的水体。
承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水体混合及增氧装置,其可具有一个或多个下述优点:
(1)此水体混合及增氧装置可通过伸缩导管延伸到池底,促进水体表面及底部的水质交换及增氧。
(2)此水体混合及增氧装置可通过环状腔室将伸缩导管收起,避免干扰渔民的捕捞作业。
(3)此水体混合及增氧装置可通过伸缩导管将养殖池表面及底部的水体混合,减少这些水体之间的温差,以增加所养殖的鱼、虾等水产的活动空间,进而提高水产品质。
(4)此水体混合及增氧装置可通过伸缩导管将养殖池表面及底部的水体混合,增加水体中细菌与污染物的接触机会,以促进细菌代谢速率,协助清除水中污染物,使水质适合水产养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水体混合及增氧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水体混合及增氧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2-水体混合及增氧装置,11、21-水车组件,111、211-驱动单元,112、212-叶片组,113、213-圆柱状浮桶,12、22-伸缩导管,121、221-环状腔室,122、222-导管单元,12a、22a-一端,12b、22b-另一端,24-集水箱,241-延伸部,θ-预定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由于本实用新型可具有多种变换和多种实施方式,因而将参照附图对特定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然而,这并非为了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特定的实施方式,而应解释为包含由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所覆盖的所有的改变、等同物和替代物。
当描述一个元件“连接”另一个元件时,应解释为连接或接近另一个元件,并且有可能二者之间可具有另一元件。另一方面,如果描述一个元件“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时,应解释为二者之间不具有其他元件。
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依本实用新型的水体混合及增氧装置的实施例,为了便于理解,下述实施例中的相同元件以相同的符号标示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简学仁,未经简学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37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蛋白纯化层析系统
- 下一篇: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