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脉冲器部件的承压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3582.2 | 申请日: | 2013-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6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谢克俊;李宝鹏;车卫勤;周洪林;吕志忠;王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陈昌娟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开发***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脉冲 部件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测试脉冲器部件在高压状态下的密封性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石油钻井施工过程中,无线随钻仪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些仪器又处在高温、高压的工作环境下。脉冲发生器是无线随钻仪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装配脉冲器时,需要对其进行耐高压测试,以判定其是否满足施工环境。现有脉冲发生器多在其内部充满性能稳定的润滑油,而且在脉冲发生器的内部都有处在油中、用于电性连接的密封插头。如果该插头在高压环境下密封不好,就会造成脉冲发生器内部的润滑油渗漏,导致脉冲发生器不能装配入井工作。而目前没有这方面的测试装置,无法实现检测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脉冲器部件的承压测试装置。
为此,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脉冲器部件的承压测试装置,包括通过丝扣依次连接的上接头、外筒和承压底座。所述外筒为圆柱形,内部形成空腔;所述上接头用于连接高压管线,上接头的中心形成有通道、外周面与外筒之间形成密封;所述承压底座的中心形成有通孔,由位于底部的支撑台、一体形成在支撑台上的支撑座和一体形成在支撑座顶部中心的凸台构成,支撑座伸入外筒内并与外筒丝扣连接,支撑座外周面与外筒之间形成密封,进行测试时,所述脉冲器部件放置在上接头和支撑座之间,凸台伸入脉冲器部件底部内,且凸台与脉冲器部件内壁之间形成密封。
具体地说,在所述上接头、支撑座和凸台的外壁上均形成有密封槽,在密封槽内安装有密封圈。
使用时,将被检测脉冲部件放入该装置中,通过压力系统给装置加压来观察一定时间内该装置的保压情况,进而判断被检测部件的密封性,最终确定该脉冲部件可否装配使用。
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对脉冲部件进行承压测试,能够排除脉冲发生器在入井工作后可能存在的故障隐患,提高了仪器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了仪器故障率,从而降低现场生产施工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承压测试装置的剖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利用图1中承压测试装置进行试压检测时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脉冲器部件的承压测试装置包括:通过丝扣依次连接的上接头3、外筒1和承压底座2。
外筒1为圆柱形,内部形成空腔。上接头3用于连接高压管线,在上接头3的中心形成有通道,上接头3外壁上形成有密封槽7,在密封槽7安装有密封圈。
承压底座2的中心形成有通孔。承压底座2由位于底部的支撑台4、一体形成在支撑台4上的支撑座5和一体形成在支撑座5顶部中心的凸台6构成。支撑座5伸入外筒1内并与外筒1丝扣连接,支撑座5外壁上形成有密封槽7,在密封槽7安装有密封圈。
进行测试时,脉冲器部件8放置在上接头3和支撑座5之间,凸台6伸入脉冲器部件8底部内。在凸台6外壁上形成有密封槽7,在密封槽7安装有密封圈。
下面参考图2对上述装置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所示,试压前,把被检测脉冲部件8装入该试压装置的底座2上,将底座2与外筒1用旋紧。然后把压力系统连接到上接头3上,此时,上接头3、支撑座5和外筒1之间形成密封,凸台6外壁和脉冲部件8底部之间形成密封。
用手压泵给装置打压到一定压力,并在该压力下保持一定时间,观察该状态下所加压力是否稳定,并观察底座通孔处是否有油渗漏,从而判定被检测部件的密封性是否良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35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海底地震仪抗拖网海床基
- 下一篇:单轴传感器的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