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产品的连接线及电子产品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3203.X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19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杨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国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产品 连接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产品的连接线,尤其涉及一种连接电子产品的信号传递的连接线及具有该连接线的电子产品。
【背景技术】
为了方便电子产品的信号传输,例如数据传输,现有技术的电子产品上也设置有连接线,省却了电子产品的数据传输等再需外接连接线,大大方便了电子产品的数据传输等使用。
随着现有技术的电子产品存储或传输数据的广泛使用,如何保护电子产品,提高存储于电子产品的数据的安全性也成为电子产品使用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因此,在现有技术的电子产品既需要信号传输的连接线,又需要保护电子产品的数据安全的需求情况下,如何方便电子产品的连接线的使用,也保护电子产品的数据安全,则成为当前电子产品发展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产品的连接线,便于传输信号的同时,也保护电子产品避免数据损害。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产品的连接线,包括线缆体,线缆体的一端连接电子产品,另一端连接插接头,所述线缆体包括线缆本体,所述线缆本体在纵轴方向上的中部横向凸出形成线缆突部。
如上所述的额电子产品的连接线,所述线缆体的纵向截面呈“┤”型。
如上所述的额电子产品的连接线,所述线缆本体的线缆突部在纵轴方向上的两端的一部分凸出。
如上所述的额电子产品的连接线,所述线缆突部的纵向截面呈“︱”型或“├”型。
如上所述的额电子产品的连接线,所述线缆本体在纵轴方向上的两端沿横轴方向凸出形成扣合端。
如上所述的额电子产品的连接线,所述线缆本体的纵向截面呈“]”型。
如上所述的额电子产品的连接线,所述线缆体的线缆突部呈“︱”型或“├”型。
如上所述的额电子产品的连接线,所述数据线的线缆体的材质为橡胶材质或硅胶材质或弹性塑料材质。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公开一种电子产品,包括电子产品的本体和一端连接本体的连接线,所述连接线包括线缆体和连接所述线缆体的另一端的插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产品的本体上开设凹槽,所述线缆体包括线缆本体和线缆本体在纵向上的中端横向突出形成的线缆突部,所述线缆体缠绕所述电子产品,所述线缆突部嵌入所述电子产品的本体的凹槽内,所述线缆体覆盖于所述电子产品的表面。
如上所述的电子产品,所述线缆本体的纵向截面呈“︱”型或“]”型。
如上所述的电子产品,所述线缆突部的纵向截面呈“︱”型或呈“├”型。
如上所述的电子产品,所述电子产品包括移动电源、移动硬盘或移动通讯装置。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子产品的连接线通过在线缆本体上设置的线缆突部,将传输信号和保护电子产品的保护套一体设置,便于信号传输时使用,也便作为电子产品的保护套使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的电子产品设置用于与连接线配合的凹槽结构,使得连接线与电子产品组装为一体,也便于作为信号传输时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产品的连接线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产品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连接线的电子产品的立体图。
图4A、4B、4C、4D、4E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线的线缆体的不同实施例的纵向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电子产品的连接线与电子产品连接并传输电子产品的信号,例如数据信号,音频信号或电源信号等。连接线与电子产品可以组装连接为一体,连接线固定连接于电子产品,也可以将连接线与电子产品分开,连接线可以作为独立的连接线使用,在需要使用时可以连接电子产品并可以与电子产品组装为一体也便于携带。本实用新型具有连接线的电子产品,电子产品一体固定与连接线连接,电子产品上设置用于容纳连接线的结构,使得连接线与电子产品连接一体后,并收纳于用于容纳连接线的电子产品的结构中,与电子产品收纳成为整体,便于携带和存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国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爱国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32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