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流式旋风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2450.8 | 申请日: | 2013-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5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柴立新;黄科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广博纳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4C5/14 | 分类号: | B04C5/14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15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流 旋风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亚微米级粉体气相分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流式旋风分离器。
背景技术:
在已知的亚微米级粉气相体分级设备中,常用的为离心式旋风分离器,一般包括旋风体,旋风体下方的集料斗,旋风体侧壁上方的进料管,旋风体上方的顶流管,顶流管与引风系统(如鼓风机等)连接以及时将气流引出。这种常规的离心旋风分离器,在旋风体内仅有一支上升气流排气芯管即顶流管。
粉体在气流的作用下进入旋风体后,在旋风体外侧因重力和离心力的作用下形成向下运动的外环流,气流中大颗粒粉体沿旋风体壁向下运动进入集料斗;在旋风体中心形成向上运动的内环流,气流中细小粉体在旋风体中心向上运动。内环流在上升过程中外侧气流与向下运动的外环流气流逆向而行,因为含有亚微米级粉的气流由进料管进入旋风体后,必定要经过排气芯管外壁和旋风体筒体内壁之间,因此不可避免会使得相当一部分气流没有经过旋风体的分离空间而直接从排气芯管底部排出(短路流量),使得旋风体入口气流与顶流管排出气流造成短路现象,正是因这种常规的旋风分离器入口气流与顶流管排出气流短路现象,在旋风体进口处有部分大颗粒粉体因短路和超细粉体一并进入顶流管,进入细粉收集设备中,细粉体与较粗颗粒粉体形成交叉污染。
此外,常规粉体气相分级设备旋风分离器因入口气流与顶流管排出气流存在气流短路现象,超细粉体中含有大颗粒粉体导致分级效率低,效果差。在MLCC(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行业中,要求粉体粒度分布均匀,分级精度高。以03规格镍粉为例,所用镍粉要求不含0.8微米粒子,采用常规的离心旋风分离器,需通过多次重复分级方能得到粒度分布均匀的产品,费工费时,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分级效率高、效果好,不易产生交叉污染的中流式旋风分离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中流式旋风分离器,包括旋风体,旋风体下方的集料斗,旋风体侧壁上方的进料管,旋风体上端的顶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风体上端还设有中流管,所述的中流管套设于顶流管外侧且与旋风体连通。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中流管的设置,粉体在气流的作用下进入旋风体后,粉体在气流的作用下在旋风体内做旋转运动,旋风体内外侧气流形成向下运动的外环流,在重力作用下沿旋风体内壁进入下方的集料斗;在旋风体中心部气流形成向上运动的内环流,内环流在向上运动至中流管内时,内环流外侧含较粗粉体粒的气流进入中流管,通过中流出口管排出收集;内环流内侧含超细粉体的气流进入顶流管排出收集,从而避免较粗粉体粒子在进入旋风体时因短路而直接进入顶流管造成交叉污染;上述结构实现了微米级粉体不同粒径粉体的分级,避免了交叉污染,分离效率高,效果好。
作为优选,所述的中流管与顶流管为同轴线设置。采用该结构,在粉体分离过程,可以使得内环流外侧含较粗粉体的气流均匀的进入中流管,内环流内侧含较细粉体(超细粉体)的气流均匀进入顶流管。从而实现不同粒径粉体的分级,避免交叉污染。
作为优选,所述的中流管与顶流管内径比为2-3:1,采用上述结构,可以使得内环流中较粗粉体与较细粉体比较完全的分离开来,避免交叉污染,分级更彻底。
作为优选,所述的进料管与旋风体的桶体呈切线方向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含有粉体的气流进入旋风体后可以具有更大的旋转力,分离旋流的时间更久,分离更彻底。
作为优选,所述的旋风体进料管的进口呈矩型,采用该结构,粉体进入更流畅,处理量更大,分离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中流式旋风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中流式旋风分离器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中流式旋风分离器,包括旋风体2,旋风体2下方的集料斗3,旋风体2侧壁上方的进料管1,旋风体2上端的顶流管5,本实用新型区别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的特征在于:所述的旋风体2上端还设有中流管4,所述的中流管4套设于顶流管5外侧且与旋风体2连通。上述的顶流管5和中流管4均要连通引风系统如鼓风机等,以方便粉体气流及时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广博纳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广博纳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24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然气分离器旋风分离装置
- 下一篇:卧式三相组合离心分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