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锁体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2148.2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8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戴红;孙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皓月汽车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3/18 | 分类号: | E05B83/18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朱庆华 |
地址: | 214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体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锁体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后背门大多采用分体式结构的锁体,其锁止或解锁止是通过电动执行器的拉杆与锁体机械部分联动传动实现的,传动效率低,且电动执行器与锁体的相对安装位置如发生偏差或零件变形,会造成反馈信号不稳定,影响用户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汽车锁体传动效率低、反馈信号不稳定等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传动效率高、反馈信号稳定、且能降低后背门外开启力的汽车锁体总成。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锁体总成,包括右锁体座板、右锁本体、棘爪、棘爪回位簧、棘轮、棘轮回位簧、右内开摇臂、后背门内锁止摇臂、右外锁止摇臂、右中控锁止摇臂、后背门锁止连动板、右锁止摇臂扭簧、右上锁摇臂扭簧、外开连动板、后背门上锁摇臂、右锁体盖板、后背门内锁止拉杆、后背门锁芯拉杆、后背门外开拉杆和后背门内开拉杆;
棘爪顶端通过棘爪轴与右锁本体相连,其底端通过棘爪连接轴与右锁体座板连接;棘爪回位簧一端与棘爪相连,另一端与右锁本体连接;
棘轮顶端通过棘轮轴与右锁本体相连,其底端固定在右锁体座板顶端;棘轮回位簧一端与棘轮相连,另一端与右锁本体连接;
右内开摇臂和后背门内锁止摇臂分别通过第一内开摇臂轴和第二内开摇臂轴铆接在右锁体座板上,且右外锁止摇臂和右中控锁止摇臂均通过连接轴铆接在右锁体座板上;
后背门锁止连动板铆接在右锁本体上;
右锁止摇臂扭簧一端与右外锁止摇臂相连,另一端与右锁体座板连接;
右上锁摇臂扭簧、外开连动板、后背门上锁摇臂和右锁体盖板均与连接轴相连,且右锁体盖板通过第三内开摇臂轴铆接有外开摇臂;
后背门内锁止拉杆、后背门锁芯拉杆、后背门外开拉杆和后背门内开拉杆均与固定在右锁本体上的右中控执行器相连,且后背门内锁止拉杆远离右中控执行器的一端安装有后背门内锁止按钮和警示标签;
右锁本体和右锁体座板之间设有支撑轴。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右锁本体连接有减震块和减震垫。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棘爪上设有棘爪轴套孔和棘爪连接轴孔;棘爪轴底部外壁上套设有棘爪轴套并穿设在棘爪轴孔内,其顶部穿设在右锁本体上的第一安装孔内;棘爪连接轴顶部穿设在棘爪连接轴孔内,其底部与右锁体座板相连。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棘轮轴底部外壁上套设有棘轮轴套并穿设在棘轮上的棘轮轴套孔内,其顶部穿设在右锁本体上的第二安装孔内。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右内开摇臂上安装有第一卡扣并通过第一内开摇臂轴铆接在右锁体座板上。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后背门内锁止摇臂上安装有右锁止拉杆接头并通过第二内开摇臂轴铆接在右锁体座板上。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右外锁止摇臂上安装有右锁芯摇臂接头并通过连接轴铆接在右锁体座板上。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外开摇臂上安装有外开摇臂接头并通过第三内开摇臂轴铆接在右锁体盖板上。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后背门上锁摇臂上安装有右上锁摇臂接头并与连接轴相连。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右中控执行器通过第一十字槽沉头螺钉和第二十字槽沉头螺钉固定在右锁本体上。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中,凡未作特别说明的,均可通过采用本领域中的常规手段来实现本技术方案。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锁体总成,在该汽车锁体总成中取消了传统的传动机构,提高了传动效率,降低了后背门外开启力,且将右中控执行器与锁体形成一体式锁体总成,避免了分体式结构锁体中执行器与锁体的相对安装位置易发生偏差或零件变形等问题,从而能保证所述汽车锁体总成的反馈信号稳定。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汽车锁体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皓月汽车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皓月汽车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21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限位装置、车门锁机构及电动车
- 下一篇:一种后背门左上锁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