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折面螺旋折流板斜面钻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1844.1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19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张速宁;董秋英;刘新儒;张涛;王俊超;陈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7/28 | 分类号: | B23B47/28 |
代理公司: | 河南广文律师事务所 41124 | 代理人: | 王自刚 |
地址: | 471023 河南省洛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折面 螺旋 折流板 斜面 钻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折面的板料加工领域技术,特别是一种带折面螺旋折流板斜面钻孔装置。
背景技术
带折面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制造难点是其折流板的斜面钻孔加工,由于带折面螺旋折流板的管孔为斜椭圆孔,而且孔数量较多,采用普通的钻床及常规方法,不能加工出符合要求的管孔。由于存在斜面钻孔,钻头容易受到侧向力而发生折断,导致加工失败,严重时甚至发生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折面螺旋折流板斜面钻孔装置,结构合理,加工效率高,针对带折面螺旋折流板斜面钻孔的加工难题,解决了此类换热器制造过程中,折流板斜孔加工的问题。
为了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折面螺旋折流板斜面钻孔装置,包括带折面螺旋折流板、上胎钻模、下胎钻模、上胎底板、下胎底板、限位螺柱、螺母,其中:
带折面螺旋折流板为两端折弯角度为α的近似的扇形平板;带折面螺旋折流板放置在上胎钻模和下胎钻模之间,限位螺柱安装在下胎底板的周边螺纹孔位置,限位螺柱穿过上胎底板的螺栓孔,螺母安装在限位螺柱的上端,通过拧紧螺母,固定并压紧上、下胎钻模之间的带折面螺旋折流板。上胎底板和下胎底板6设置与带折面螺旋折流板投影圆直径相同的圆槽,便于上胎钻模和下胎钻模的组对。
上胎钻模与下胎钻模各为4件,分别焊接在上胎底板和下胎底板的圆槽内,圆槽作为钻模的组对基准,上胎钻模与下胎钻模分别为4件,每件钻模投影角度为90°,在上、下胎底板和上呈圆周分布,分别位于上底板胎和下底板胎底板的四个象限;上胎钻模边缘圆周方向设置有8个螺栓孔,下胎钻模边缘圆周方向设置有8个螺纹孔,上胎钻模的8个螺栓孔与下胎钻模的8个螺纹孔在投影方向相互对应。
所述限位螺柱为阶梯型,限位螺柱与下胎底板采用螺纹连接,螺柱中段直径稍大,保证能够贴合带折面折流板边缘,起到限位作用;上胎底板上设置有对应螺栓孔,限位螺柱穿过螺栓孔,并通过螺母进行固定。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限位螺柱限位螺柱为阶梯型,两头为较细的螺纹段,限位螺柱中段为较粗的直段,直段部分位于上、下胎底板之间。直段部分的长度可根据一次装夹的带折面螺旋折流板的厚度进行确定,但须保证直段部分能够起到限位作用。
所述的上胎钻模、下胎钻模顶面形状与带折面螺旋折流板折弯形状和折弯角度α相同,且α为15°~50°。
加工时,上、下胎钻模分别按照带折面折流板安装时投影位置摆放在上、下胎底板上,并将钻模点焊在底板上,钻模顶面利用数控铣床或刨床加工成与带折面折流板表面相同的形状和倾斜角度α,上胎钻模边缘圆周方向设置8个螺栓孔,下胎钻模边缘圆周方向设置8个螺纹孔,将带折面螺旋折流板摆放在下胎钻模上,安装上限位螺柱,并扣上上胎钻模,就可以利用普通钻床进行斜面钻孔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带折面螺旋折流板斜面钻孔装置,通过钻模的导向的作用,解决了带折面螺旋折流板的斜面钻孔加工问题,为带折面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制造提供了技术保证,保证管孔尺寸符合要求,实现了带折面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下胎钻模与下胎底板组合后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上胎钻模与上胎底板组合后的仰视图。
图4为图1中上胎钻模和下胎钻模的主视图,图5为图1中上胎钻模和下胎钻模的左视图。
图5为图1中限位螺柱的主视图。
图中:1上胎底板;2上胎钻模;3限位螺柱;4带折面螺旋折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进一步解释说明。但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不限于具体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带折面螺旋折流板斜面钻孔装置,上胎钻模、下胎钻模分别按照带折面螺旋折流板安装时投影位置焊接在上、下胎底板上;上胎钻模边缘圆周方向设置有8个螺栓孔,下胎钻模边缘圆周方向设置有8个螺纹孔,上胎钻模的8个螺栓孔与下胎钻模的8个螺纹孔在投影方向相互对应。带折面折流板设置于在下胎钻模上,限位螺柱安装在下胎钻模的螺纹孔位置,上端穿过上胎钻模的螺栓孔,并安装螺母进行压紧。
所述的上胎钻模、下胎钻模顶面形状与带折面螺旋折流板折弯形状和折弯角度α相同,且α为15°~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18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