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液式可变径稳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1762.7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5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凡海峰;於君;滕青龙;卢其辉;徐康琪;高雷;杨宝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10 | 分类号: | E21B17/10;E21B7/0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天龙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5 | 代理人: | 周建观 |
地址: | 2130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液式 可变 稳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钻井的井下设备,尤其是有关石油钻井中定向井、水平井和大位移井钻井作业中使用的井下工具。
背景技术
在定向井、水平井和大位移井钻井过程中,为确保实钻井眼轨迹满足设计井眼轨迹的要求,常使用常规稳定器,当需要调整实际井眼轨迹时,则需要通过频繁的起下钻来变更井下钻具组合。起钻改变钻具组合造成成本增加,钻井周期长,并容易造成遇阻和卡钻。为了克服这些缺点,而研制和使用的变径稳定器,主要有三种:机电液一体式、钻压式和机液式。其中,机电液一体式制造成本高,价格昂贵。钻压式在下钻遇阻,需要加压划眼时,极为不便。中国专利文献CN2854043Y公开了一种 “钻井遥控变径稳定器”,该稳定器本体过长、结构不够紧凑、拆装困难、可靠性不够高,未见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更紧凑、便于装拆、使用安全可靠的机液式可变径稳定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液式可变径稳定器,包括本体、心轴和节流机构,所述心轴和节流机构均位于本体内,所述心轴为一体式心轴;所述心轴由上到下分别套装有上活塞、第一复位弹簧、弹簧座、过盈套、多个楔块、凸轮行程控制机构、平衡活塞、定位套、第二复位弹簧、闷头和节流机构的节流嘴;所述弹簧座松配合地套装在心轴上,相对于弹簧座位置的本体上装有定位销,定位销的内端插接在弹簧座上; 所述第一复位弹簧抵在上活塞与弹簧座之间;所述多个楔块均轴向固定在心轴上,相对于每个楔块位置的本体上沿周向均开有三个活塞孔,每个活塞孔内均装有一个活塞头,活塞头的尾部具有燕尾轨道,燕尾轨道与楔块上所开的燕尾槽滑动配合;所述凸轮行程控制机构包括凸轮体,凸轮体转动支撑在心轴上,相对于凸轮体位置的本体上安装有凸轮销,凸轮销的内端插入凸轮体外周的滑槽内;所述平衡活塞松配合地套装在心轴上;所述定位套轴向固定在心轴上,且位于平衡活塞下方;所述闷头松配合地套装在心轴上,相对于闷头位置的本体上安装有闷头销,闷头销的内端插接在闷头上;所述第二复位弹簧抵在定位套与闷头之间;相对于所述定位套与闷头之间位置的本体上开有多个滤孔,滤孔中装有滤板;所述平衡活塞之上、上活塞之下的本体与心轴围成的环形空腔为油腔,平衡活塞与闷头之间的环形空腔为低压钻井液腔,本体的顶部内腔、底部内腔和心轴的内腔均为高压钻井液腔。
所述凸轮行程控制机构还包括上轴承座、两个推力轴承和下轴承座,所述两个推力轴承分别由上轴承座、下轴承座保持在凸轮体的两端,凸轮体为圆筒体形状,套在心轴外周,凸轮体外周的滑槽呈折线形延伸,滑槽的深度按凸轮规则变化;所述滑槽的深度变化规则为:第一高点—第一低点—第二高点—第二低点依次加深1.5±0.2mm,第三高点—第三低点—第四高点—第四低点依次加深1.5±0.2mm,第四低点—第三高点从最深渐变到最浅,第一高点和第三高点同深。
所述节流机构还包括卡簧、定位套筒、锁定环和节流头,其中卡簧、定位套筒和锁定环装在本体上,并且将节流头轴向固定在本体上,装在心轴底部的节流嘴的出口能套在节流头上。
所述楔块为筒体,楔块的外圆沿周向120°均布三个斜面,三个斜面上各开有一道用于安装活塞头的燕尾轨道的燕尾槽,其中燕尾槽起始端的开口比燕尾轨道宽。
所述心轴的上端还装有挡圈。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较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组装时,可以在本体外、一体式的心轴上套装好内置零件,再作为一个整体塞进本体内,这大大减少了组装工作量,增加了组装成功率,便于装拆。由于第二复位弹簧安装在定位套和闷头之间,它合理利用了本体内部的安装空间,使本实用新型的机液式可变径稳定器总体长度大大缩短,结构紧凑、尺寸较小、提高了底部钻具组合(BHA)的整体力学性能; 同时,由于采用了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两段弹簧结构,因此,在过载情况下,第二复位弹簧先行失效起到保护整个底部钻具组合(BHA)的作用,使用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机液式可变径稳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将本体透明化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B部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3的C部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沿A-A线的剖视图;
图6 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凸轮行程控制机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凸轮体的滑槽展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17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