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洞单线铁路隧道紧急救援站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0843.5 | 申请日: | 2013-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5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范磊;朱勇;林本涛;王若晨;喻渝;张永平;周跃峰;张慧玲;吴华;陈锡武;王唤龙;严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 51215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线 铁路 隧道 紧急 救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隧道,特别涉及一种双洞单线铁路隧道紧急救援站。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铁路不断向西部延伸,涌现出了大量的特长隧道,特别是长度大于20km的铁路隧道需设置紧急救援站,紧急救援站之间的距离不大于20km。紧急救援站传统的设计方法是大多结合隧道内辅助坑道的位置进行设置,救援站长度范围内的隧道一侧设置疏散站台,疏散站台边缘距线路中线为2.2m,距离列车车门较远,人员下车后难以直接疏散到站台上,易发生旅客涌堵或踩踏引起群死群伤事故。此外,由于目前的救援站构造大多未设置有效的排烟设施,火灾不断产生的有毒热烟气将在隧道内蔓延,极易造成旅客发生伤亡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洞单线铁路隧道紧急救援站,以实现列车紧急停靠救援站后人员通过疏散站台向安全隧道逃生,有效地增强人员疏散效率和疏散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双洞单线铁路隧道紧急救援站,包括左线隧道和右线隧道,其特征是:所述左线隧道、右线隧道于相邻侧分别设置左线疏散站台、右线疏散站台,沿线路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横向疏散联络通道将左线疏散站台、右线疏散站台连通;救援站范围内左线隧道、右线隧道拱顶斜上方设置有共用排烟道,共用排烟道通过间隔设置的左线联络式排烟竖井、右线联络式排烟竖井分别与左线隧道、右线隧道连通,共用排烟道经联络烟道与通向地面的排烟井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双洞分修隧道相邻侧设置疏散站台和疏散联络通道,实现人员从列车向地面及安全隧道的快速疏散;并通过在双洞单线隧道救援站范围的拱顶上方设置左、右线共用的独立式排烟道,排烟道通过竖井式联络烟道分别与左、右洞相接,并与通向地面外的排烟井相连通,能利用火灾烟气在排烟系统中形成的“烟囱”效应,快速有效地将有毒烟气排除洞外,实现“人烟分离”,极大地增强紧急逃生的安全性。
该双洞单线隧道紧急救援站于拱顶斜上方设置左、右线共用的独立式排烟道,不会改变隧道结构,也不会对隧道拱部接触网等设施产生影响,且能发挥烟气的“浮力效应”,实现快速排烟,全面改善人员疏散环境,为人员提供更长的逃生时间,可避免人员伤亡,具有十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可适用于不同设计目标速度的双洞单线隧道。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五幅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洞单线铁路隧道紧急救援站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洞单线铁路隧道紧急救援站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双洞单线铁路隧道紧急救援站中横向疏散联络通道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双洞单线铁路隧道紧急救援站拱顶上方共用排烟道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双洞单线铁路隧道紧急救援站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示出构件及所对应的标记:左线隧道10、左线疏散站台11;右线隧道20、右线疏散站台21;共用排烟道30、左线联络式排烟竖井31a、右线联络式排烟竖井31b、联络烟道32、排烟井33、远程控制风阀34;横向疏散联络通道40、防护门4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双洞单线铁路隧道紧急救援站,包括左线隧道10和右线隧道20,救援站范围内的左线隧道10、右线隧道20相邻侧通道均加宽加高,设置沿隧道长度方向的左线疏散站台11、右线疏散站台21,长度为550~600m,以满足一列旅客列车的停靠要求。通常,站台面高于轨面30cm,站台宽度为2.3m,疏散站台内边缘距线路中线的最小距离均为1.9m。
参照图1和图2,沿线路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横向疏散联络通道40将左线疏散站台11、右线疏散站台21连通,以实现左线隧道10、右线隧道20通过平行导洞30的互为救援,各横向疏散联络通道40在靠近端口处各设置防护门41,横向疏散联络通道40通常每隔50m设置一道。
参照图3,横向疏散联络通道40通常采用复合式衬砌,由初期支护、防水板及模筑衬砌构成。通常,通道内净空为4.5m(宽)×4m(高)。防护门处通行净空总宽度不小于3.4m,净高不小于2.0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08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按摩器的轻型按摩机芯
- 下一篇:一种瓦斯隧道混合式通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