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制造六角形导电玻璃钢管的模压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830761.0 | 申请日: | 2013-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79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 发明(设计)人: | 李爱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爱云 |
| 主分类号: | B29C43/36 | 分类号: | B29C43/36;B03C3/49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德技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8 | 代理人: | 严勇刚 |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制造 六角形 导电 玻璃 钢管 模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压模具,特别是一种用于制造六角形导电玻璃钢管的模压模具。
背景技术
在用于气体杂质分离的电除雾器中,以导电玻璃钢制成的阳极管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例如,中国专利CN2376335Y就提供了一种电除雾器的玻璃钢阳极管,该阳极管截面为正六边形。该阳极管为整体成型制造,因此在单管产品的运输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对运输车辆占用空间大,降低运输效率的问题。对此,本申请的发明人提出了一种六角形导电玻璃钢管,图1为一种六角形导电玻璃钢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处放大示意图;如图1-2所示,本申请的发明人所提出的一种六角形导电玻璃钢管1由两个相同的U型部件2组合而成,所述U型部件2包括外侧的玻璃钢本体21以及内侧的导电碳纤维层22,在所述U型部件2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楔形凸起23,另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楔形凸起23对应的楔形凹槽,所述楔形凸起23及所述楔形凹槽均设置在所述玻璃钢本体21上,所述U型部件2两端的间距L大于所述U型部件2内切圆的直径d。由于所述U型部件2具有所述楔形凸起23和对应的楔形凹槽,因此以手工的方式难以高效制造所述六角形导电玻璃钢管1。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制造六角形导电玻璃钢管的模压模具,以减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制造六角形导电玻璃钢管的模压模具,所述六角形导电玻璃钢管由两个相同的U型部件组合而成,所述U型部件包括外侧的玻璃钢本体以及内侧的导电碳纤维层,在所述U型部件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楔形凸起,另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楔形凸起对应的楔形凹槽,所述楔形凸起及所述楔形凹槽均设置在所述玻璃钢本体上,所述U型部件两端的间距大于所述U型部件内切圆的直径,所述U型部件以所述楔形凸起及所述楔形凹槽的内部边缘为界分为内侧的等厚的第一部分和外侧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具有与所述U型部件内侧边缘平行的分型面,所述模压模具包括用于制造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阴模和第一阳模,以及用于制造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二阴模和第二阳模,所述第一阳模具有与所述U型部件内侧边缘对应的工作面,所述第一阴模具有与所述分型面对应的工作面,所述第二阳模具有与所述分型面对应的工作面,所述第二阳模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楔形凸起对应的凹陷工作面以及与所述楔形凹槽对应的凸起工作面,所述第二阴模具有与所述U型部件外侧边缘对应的工作面。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制造六角形导电玻璃钢管的模压模具,其可方便的生产本申请的发明人所提出的一种六角形导电玻璃钢管,克服了手工的方式难以高效制造所述六角形导电玻璃钢管的缺陷。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为一种六角形导电玻璃钢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六角形导电玻璃钢管的下半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一种六角形导电玻璃钢管的分型面示意图;
图4为用于制造图3中第一部分的第一阴模和第一阳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用于制造图3中第二部分的第二阴模和第二阳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爱云,未经李爱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07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成形同时转印用膜
- 下一篇:一种渗透结晶防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