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逆作法中基坑的支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29599.0 | 申请日: | 2013-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4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吉顺;潘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作法 基坑 支护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逆作法中基坑的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基坑工程中,基坑土体开挖会引起应力场的改变,导致周围土体的变形,对周围建筑物和管线等产生影响。为了减少基坑施工对基坑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通常会建立基坑支护结构。在软土地区基坑工程一般采用水平内支撑的基坑支护结构,但是随着基坑开挖的面积和深度的增加,水平内支撑的基坑支护结构已很难满足安全经济的原则,存在造价高、工期长以及拆除水平内支撑后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逆作法中基坑的支护结构,用于解决现有的水平内支撑存在造价高、工期长以及拆除水平内支撑后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逆作法中基坑的支护结构,包括:位于所述基坑侧面的围护墙;以及若干斜撑;所述围护墙的顶端设置有冠梁,所述斜撑的顶端与所述冠梁固定连接,所述斜撑的底端与所述基坑的底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斜撑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斜撑的底端与固定于所述底板上的牛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基坑的底板具有中心区域和周边区域,所述牛腿位于所述底板中心区域的边缘。
进一步地,所述牛腿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斜撑的钢筋分别与所述冠梁和所述牛腿内的钢筋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牛腿上位于侧壁的钢筋的一端楔入所述底板内,所述钢筋越过所述底板内上部水平钢筋的延伸长度D大于1000mm。
进一步地,相邻的所述斜撑水平间距为3米~5米。
进一步地,所述斜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度~20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在逆作法施工中,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基坑支护结构,基坑上方的水平永久性结构板取代了原来的水平钢支撑,起到对基坑水平支撑的作用。而且连接在冠梁与基坑底板之间的斜撑进一步起到对围护墙的支撑,相比现有技术中的基坑围护结构,本实用新型的逆作法中基坑的支护结构,减少了支护结构的工程量,进而避免了因拆除水平内支撑后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而造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2、本实用新型的逆作法中基坑的支护结构,斜撑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可在施工现场制作并完成安装,操作极为方便,而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水平钢支撑在逆作法施工现场中,因基坑上方的水平结构板施工缝尺寸较小,不利于型钢材料的运输,而且,也减少了大量切割及焊接型材的工作,降低了工程造价,缩短了工期,而且基坑变形量能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逆作法中基坑的支护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牛腿的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需说明的是,附图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下面结合图1和图2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逆作法中基坑的支护结构。
如图1所示,一种逆作法中基坑的支护结构,包括位于基坑侧面的围护墙和若干斜撑2,围护墙的顶端设置有冠梁5,斜撑2的顶端与冠梁5固定连接,斜撑2的底端与基坑的底板固定连接。
具体施工时,预先在基坑四周侧面设置围护墙,围护墙顶端设置冠梁5,然后进行抗拔桩、钢立柱以及地下每一层楼的永久性结构板和其他竖向结构的施工。具体施工时采用逆作法施工放坡至基坑坑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95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浇筑井室模板
- 下一篇:一种预应力锚杆灌浆保护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