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术切口保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29519.1 | 申请日: | 2013-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4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杨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肺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9/00 | 分类号: | A61B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术 切口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胸腔手术的手术用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术切口保护器。
背景技术
外壳手术通常涉及到要在病人的身体上,比如胸腔开一个或多个切口以便手术医生的手或者其它手术用医疗器械能进入病人体内进行操作。在手术过程中,如果该手术切口与带病器官或者其他受到污染的手术器械接触,就极容易引起交叉感染。所以,手术切口必须被干净地保护起来,以防止交叉感染。同时,手术切口又需要被适当的牵引而张开,以便手术医生能方便地进行手术操作。
目前临床上也广泛使用各种手术切口保护膜,也有专利公开了各种切口保护膜,该类切口保护膜能起到保护切口,减少手术切口感染和污染的作用,但大多不能全部地保护切口和各组织,因而减少手术切口感染和污染的作用受到一定局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手术切口保护膜所存在的诸多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改良的手术切口保护器。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手术切口保护器,包括一外管、一内杆和一弹性保护套,在所述内杆上开设有一环形凹槽,所述弹性保护套套在所述内杆上并被套在所述内杆上的外管压缩在所述环形凹槽内;所述弹性保护套为一两端大中间小的筒状结构,筒状结构的两端各设置有一能够释放张开的弹性圈;施放时将整个手术切口保护器插入到手术切口中,并使弹性保护套处于手术切口位置,然后将外管从内杆上拔出,弹性保护套释放卡在手术切口上,最后将内杆从弹性保护套内拔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弹性保护套能够很好地保护手术切口,弹性保护套两端的弹性圈张开后的直径大于手术切口的直径,以非常有效地保护手术切口不被感染,让手术医生不仅有良好的视野,还能清楚的观察到手术切口在手术过程中的各种状态。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手术切口保护器操作起来也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弹性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中给出的一种手术切口保护器,包括一外管100、一内杆200和一由弹性材料例如硅胶制成的弹性保护套300,在内杆200靠近一端的部位上开设有一环形凹槽210,弹性保护套300套在内杆上并被套在内杆200上的外管100压缩在环形凹槽210内。
参见图2,弹性保护套300为一两端大中间小的筒状结构,筒状结构的两端各设置有一能够释放张开的弹性圈310、320;施放时将整个手术切口保护器插入到手术切口中,并使弹性保护套300处于手术切口位置,然后将外管100从内杆200上拔出,弹性保护套300释放卡在手术切口上,最后将内杆200从弹性保护套300内拔出。
为了方便拔出内杆200,在内杆200的一端设置有手柄220,拔出内杆200时,用手抓住手柄220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肺科医院,未经上海市肺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95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