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胶带断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29268.7 | 申请日: | 2013-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4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任中全;刘涛;徐盼盼;邢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H35/07 | 分类号: | B65H35/07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马斌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胶带 断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断带器,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胶带断带器。
背景技术
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经常用到透明胶带,由于其有较大的韧性、塑性和粘附性,每次使用时如果身边没有剪刀等尖锐工具,既很难将其启开又不容易切断。虽然市场上现已有许多类似的透明胶带断带器,但其体型大,不方便携带;有的断带刀片甚至直接裸露在外边,这极容易划伤手指,使用不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胶带断带器。该便携式胶带断带器可方便快捷地将透明胶带切断,其结构轻便,便于携带,使用方便安全,适合各种人群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胶带断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所述第一支腿的上端与框架连接,所述第一支腿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沿胶带固定圈移动的第一引导块,所述第二支腿的上端与框架连接,所述第二支腿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沿所述胶带固定圈移动的第二引导块,所述框架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刀片,所述框架上设置有外壳,所述刀片位于外壳和框架之间,所述刀片与所述安装槽和外壳呈滑动配合,所述框架内设置有用于与刀片相配合切断胶带的托辊,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用于带动刀片复位的复位弹簧。
上述的一种便携式胶带断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腿的上端与框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腿的上端与框架相铰接。
上述的一种便携式胶带断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为十字形槽,所述刀片为十字形刀片。
上述的一种便携式胶带断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为锯齿刀片。
上述的一种便携式胶带断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转动安装在框架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易于安装。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刀片安装在外壳和框架之间,且刀片的锯齿刀刃安装在刀片的下端,从而避免刀片裸露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引导块和第二引导块,使得该便携式胶带断带器能够沿胶带固定圈滑动,而不会滑落,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铰接在框架上的第二支腿,能够将该便携式胶带断带器快速、方便的安装在胶带固定圈上。
5、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成本低,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工作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框架; 2—复位弹簧; 3—托辊;
4—第二支腿; 4-1—第二引导块; 5—胶带固定圈;
5-1—轨道; 6—胶带卷; 7—外壳;
8—刀片; 9—第一支腿; 9-1—第一引导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便携式胶带断带器,包括框架1、第一支腿9和第二支腿4,所述第一支腿9的上端与框架1连接,所述第一支腿9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沿胶带固定圈5移动的第一引导块9-1,所述第二支腿4的上端与框架1连接,所述第二支腿4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沿所述胶带固定圈5移动的第二引导块4-1,所述框架1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刀片8,所述框架1上设置有外壳7,所述刀片8位于外壳7和框架1之间,所述刀片8与所述安装槽和外壳7呈滑动配合,所述框架1内设置有用于与刀片8相配合切断胶带的托辊3,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用于带动刀片8复位的复位弹簧2。优选的做法是,所述第一支腿9的上端与框架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腿4的上端与框架1相铰接。
如图1所示,所述安装槽为十字形槽,所述刀片8为十字形刀片。优选的做法是,所述刀片8为锯齿刀片。所述托辊3转动安装在框架1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复位弹簧2为两个,两个所述复位弹簧2分别设置在刀片8两侧部的下方。另外,所述刀片8的上端伸出框架1以在使用时方便用手按下刀片8,进而对胶带进行切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92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