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挡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28641.7 | 申请日: | 2013-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1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涂勇;葛宇;梁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矿山机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71/00 | 分类号: | F16D71/00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伍孝慈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的阻挡部件,特别涉及一种挡轮结构结构。
背景技术
在机械领域,经常会采用挡轮作为阻挡部件,阻挡某物体的运动,尤其是限制筒体的轴向窜动或控制轴向窜动,而挡轮承受的力是由筒体自重及其摩擦产生的轴向力,因此挡轮承受的力相当大。而现有技术中,挡轮腹板设计通常与受力方向垂直,造成挡轮内缘过渡处应力巨大而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将腹板改进为与受力方向平行,三维分析应力最小,则增加了挡轮的强度、刚度。。
一种挡轮结构,所述挡轮结构包括接触端(1),腹板(2),基座端(3),所述接触端(1)的受力面为一倾斜面,倾斜面上部朝向所述基座端(3)倾斜,所述腹板(2)的倾斜方向和受力方向平行。
其中,作为优选,所述倾斜面的倾斜方向和受力方向垂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挡轮结构示意图。
其中,接触端(1),腹板(2),基座端(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挡轮结构,所述挡轮结构包括接触端(1),腹板(2),基座端(3),所述接触端(1)的受力面为一倾斜面,倾斜面上部朝向所述基座端(3)倾斜,所述腹板(2)的倾斜方向和受力方向平行。作为优选,所述倾斜面的倾斜方向和受力方向垂直,使得受力均衡。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为作用力方向。
通过将挡轮的腹板设置为与受力方向平行,三维分析应力最小,提高了挡轮的强度、刚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矿山机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矿山机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86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