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环链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28538.2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5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刘荣章;何英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埃鲁秘工业炉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L9/06 | 分类号: | B21L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叶克英 |
地址: | 20140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环链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环链大量的使用在船舶,捕捞,煤矿,起重的设备中,传统的环链生产大多采用半自动的生产设备。利用冲床和模具,采用人手工翻链,拉链等。这种成型方法,质量都需要人为的干预,且质量不稳定。不能用于制造高品质的链条,限制了它的发展。由此,为了制造出高品质的链条,就必须采用新的成型工艺和装置,去客服中高碳合金钢(如20Mn2 23MnNiMoCr54)成型后,材料回弹,造成节距,链宽等参数的不稳定。同时需要减少人为因素对制造系统的干涉。保证链条编结全部实现自动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半自动的生产设备,利用冲床和模具,采用人手工翻链,拉链生产环链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环链成型装置。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新型的环链成型装置,包括模座、芯模,其特征在于:在模座的底部设置有成型模槽,在模座的中部设置有芯模,在模座前设置有左右两个成型臂,成型臂由轴销连接成型滚轮支架,成型滚轮支架上由轴连接成型滚轮和靠模滚轮,靠模滚轮位于成型模槽内。芯膜由上下两半组成,芯模合模的水平面上开设有成型浅槽,在芯模的前部中间垂直方向开设有环链槽。在模座相对于芯模的一侧安装有定位挡块。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质量稳定:此装置采用往复滚压,成型效果好,材料回弹少,链环的节距,内宽等参数一致性好,有利于续焊接,校正等工序;
2),速度快:此装置的往复滚压,省去了整形工序,大大的提高了效率,同时也减少了二次整形时因为模具型腔的偏差造成的链环的二次形变;
3),工作平稳,无冲击,工模具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芯模结构示意图,图3——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在工作时的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包括模座1、芯模2,其特征在于:在模座的底部设置有成型模槽3,在模座的中部设置有芯模2,在模座前设置有左右两个成型臂4,成型臂由轴销5连接成型滚轮支架6,成型滚轮支架上由轴7连接成型滚轮8和靠模滚轮11,靠模滚轮位于成型模槽内。芯模由上下两半组成,芯模合模的水平面上开设有成型浅槽9,在芯模的前部中间垂直方向开设有环链槽10。在模座相对于芯模的一侧安装有定位挡块(图中未画)。
使用时,在模座前有一机械手,将已成型的水平方向的环链嵌住,并翻成垂直状态,然后将其插入到芯膜前部中间垂直方向开设的环链槽中定位,然后在芯模一侧利用另外一个送料机械手将一根待弯曲的直料插入到已成型的环链中,利用一顶杆将直料顶在芯膜的水平面上的成型浅槽中,然后左,右成型臂分别固定在左右成型的动力源上(液压油缸),向前平行推动,左右成型臂前端的成型滚轮将直料的两端折弯,然后一端的成型臂继续向前压,成型臂下的靠模滚轮沿成型模槽运动,成型滚轮将直料的一端绕芯膜成型,然后这一端的成型臂回退,另一边的成型臂向前压,成型臂下的靠模滚轮沿成型模槽运动,成型滚轮将直料的另一端绕芯膜成型,再退回,则成型滚轮在对直料成型时,先滚压成型,然后退回时又一次对成型的链环再次滚压已成型链环,完成链环的整形。此时芯模上下模由凸轮将其分开,完成链环的脱模,再由模座前的机械手夹持转动,等待下一个直料的进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埃鲁秘工业炉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埃鲁秘工业炉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85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用于气密的蓄电池的壳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