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辊道窑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27792.0 | 申请日: | 2013-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4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祝红星;李林伟;徐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欧华陶瓷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9/38 | 分类号: | F27B9/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周维锋 |
地址: | 4054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辊道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烧制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能够提高产品表面光洁度的辊道窑。
背景技术
辊道窑又称辊底窑,主要用于瓷砖等陶瓷建材的生产。辊道窑是连续烧成的窑,以转动的辊子作为坯体运载工具的隧道窑。陶瓷产品放置在许多条间隔很密的水平耐火辊上,靠辊子的转动使陶瓷从窑头传送到窑尾,故而称为辊道窑。如果产品胚料在烧制前,表面落有灰尘等杂质,胚料烧制后,杂质就会固化到产品表面无法去除,导致产品品质的下降,甚至报废。
针对上述不足,本申请人发明了一种具有产品表面除尘功能的辊道窑,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辊道窑,该辊道窑具有自动为产品表面除尘的功能,解决了以往带有灰尘等杂质的产品胚料得以进入辊道窑,从而影响产品品质甚至导致产品报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辊道窑,包括窑体,所述窑体的一端设置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处设置有胚体除尘装置。
进一步,还包括依次平行设置的用于向窑体内运输胚体的多个辊子,所述胚体除尘装置包括吹风管,所述吹风管设置在辊子的上方,所述吹风管的斜下方沿吹风管轴向设置多个吹气孔。
进一步,所述吹风管与辊子平行设置,所述吹气孔设置在吹风管下方远离窑体的一侧。
进一步,所述吹风管的高度可调。
进一步,所述吹风管的两端搭接在竖向设置的表面带有高度可调的挂钩的支撑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辊道窑,包括窑体,所述窑体的一端设置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处设置有胚体除尘装置。在辊道窑的入料口处设置胚体除尘装置,使得进入辊道窑内的产品胚料表面更加清洁,进而提高了烧制后的产品表面的光洁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辊道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的辊道窑,包括窑体1,所述窑体1的一端设置有入料口11,所述入料口11处设置有胚体除尘装置。在辊道窑的入料口处设置胚体除尘装置,使得进入辊道窑内的产品3胚料表面更加清洁,进而提高了烧制后的产品表面的光洁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依次平行设置的用于向窑体1内运输胚体的多个辊子12,所述胚体除尘装置包括吹风管21,所述吹风管21设置在辊子12的上方,所述吹风管21的斜下方沿吹风管21轴向设置多个吹气孔22。使用时,通过风机将清洁空气经由吹风管21的吹气孔22处吹向产品表面,使得产品表面的灰尘得以去除,进而提高了烧制后的产品表面的光洁度。采用沿吹风管21轴向设置多个吹气孔22的形式,使得吹出的风能够更加均匀地吹至产品3表面,不留死角。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吹风管21与辊子12平行设置,所述吹气孔22设置在吹风管21下方远离窑体1的一侧,使得垂落的灰尘不会遇到窑体的阻挡重新落回到产品表面,同时也可避免将灰尘直接吹入到窑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吹风管21的高度可调,优选的,所述吹风管21的两端搭接在竖向设置的表面带有高度可调的挂钩24的支撑架23上。优选的,所述挂钩24的根部通过套箍套设在支撑架23上,并通过销钉固定其在支撑架23上的位置。上述设置使得不同厚度的产品都能够从胚体除尘装置下方通过。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欧华陶瓷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市欧华陶瓷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77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