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于羊群分拨养殖的羊舍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27031.5 | 申请日: | 2013-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2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合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三木绿源畜牧养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1/03 | 分类号: | A01K1/03;A01K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伟华 |
地址: | 45247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于 羊群 分拨 养殖 羊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便于羊群分拨养殖的羊舍。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农牧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主要以游牧为主的羊养殖方式已经逐渐减少。规模化、圈养化的集中养羊方式开始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
羊舍是规模化养羊中最为重要的硬件设施之一。羊舍设计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羊群的生长速度、健康状况等重要事项。
然而,目前可见的羊舍的结构形式过于简单,多数仅仅是一间房屋,内有食槽、水槽的模式。但是,被集中在一起养殖的羊由于其各自体质的不同,或者由于一些如生病、孕产等特殊情况,往往生长速度是不一样的,如果将情况各有不同的羊不加以区分的全部集中在一起养殖,则只会使体型较为强壮的羊变得越来越强壮,而体质较弱的羊变得越来越弱,甚至死亡。尤其是当孕产期的羊与其它的羊关在一起并生产时,产出的小羊羔还很有可能会由于踩踏、抢不到食等因素而意外死亡,上述这些问题都将会给养殖单位或个人造成损失。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只能是通过人工分养的方式将羊群进行分圈,从而将情况大致相同的羊放在一起喂养。分圈过程中需要对部分羊进行移圈,而对羊的移圈多是采用驱赶的方式,在驱赶的过程中,羊到处奔走,不受控制,因此对羊的移圈是极为困难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羊群分拨养殖的羊舍,以解决对羊移圈困难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便于羊群分拨养殖的羊舍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便于羊群分拨养殖的羊舍,该羊舍中设有至少两排羊圈,任意两排羊圈之间均围成一个驱羊通道,每个羊圈上均设有与相应的驱羊通道相通的圈门。
所述圈门为向相应的驱羊通道内开启的旋转门。
所述旋转门为双侧均可开启的双开式旋转门。
所述圈门为折叠门,圈门展开后的宽度等于相应驱羊通道的宽度。
由于该便于羊群分拨养殖的羊舍中设有至少两排羊圈,任意两排羊圈之间均围成一个驱羊通道,并且每个羊圈上均设有与相应的驱羊通道相通的圈门,因此,在使用的时候,可将需要移圈的羊首先赶入驱羊通道中,驱羊通道将限制羊只能沿设定的路径行走,从而防止其四处乱窜,进而解决了对羊移圈困难的问题。
更进一步的,将圈门设为向相应的驱羊通道内开启的旋转门以后,旋转门可在开启时起到挡板的作用,将羊“逼”进对应的羊圈中;双开式旋转门可选择圈门的开启侧,从而使其在圈门的门口两侧处均能够起到上述挡板作用;将圈门为折叠门,并且使圈门展开后的宽度等于相应驱羊通道的宽度以后,在圈门开启时,其便可以将驱羊通道在相应的位置处彻底封死,更有利于羊入圈。
附图说明
图1是便于羊群分拨养殖的羊舍的实施例的布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便于羊群分拨养殖的羊舍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该羊舍中设有两排羊圈11,两排羊圈11之间均围成一个驱羊通道12,每个羊圈上均设有与相应的驱羊通道相通的圈门13。圈门13为向相应的驱羊通道内开启的旋转门,在本实施例中,圈门13为折叠门,圈门13展开后的宽度等于相应驱羊通道12的宽度。
当需要对羊进行移圈时,可首先将其要进入的羊圈(或与该羊圈相邻的羊圈,视羊移圈时的移动方向而定)的圈门打开,圈门打开后会将驱羊通道的相应位置处封堵,然后将需要移圈的羊赶入至驱羊通道中,最终沿着驱羊通道设定的路线进入至目标羊圈。
在便于羊群分拨养殖的羊舍的其它实施例中,圈门还可以为普通的门扇;在门扇不能将驱羊通道封死的情况下,可通过设置其它的阻挡物来堵截羊;旋转门还可以为双侧均可开启的双开式旋转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三木绿源畜牧养殖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三木绿源畜牧养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70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喂料机
- 下一篇:中心接头与塔架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