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路面热能的地热温度补偿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826179.7 | 申请日: | 2013-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2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怡岷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怡岷 |
| 主分类号: | F25B30/06 | 分类号: | F25B30/06;F24D12/02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章艳荣 |
| 地址: | 061500 河北省沧州市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路面 热能 地热 温度 补偿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热温度补偿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地源热泵市场十分火爆,全国应用地源热泵的工程也在逐年递增,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显现出来,由于前些年,人们对地源热泵存在错误的认识,以及一些工程安装商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导致有些工程制冷或者制热效果很差,尤其是那些单一制冷或者制热的工程,不仅整体制冷或取暖的效果差,而且造成地下换热器的温度场变化,从而导致整个工程不能运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量利用率高的基于路面热能的地热温度补偿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吸热地埋管、放热地埋管和循环泵,吸热地埋管埋在马路的路面之下,放热地埋管埋在待补偿温度的土壤中,吸热地埋管和放热地埋管通过连接管道连接成一个循环回路,循环泵设置在循环回路中。
为了便于控制整个补偿系统的工作,所述的循环泵连接有控制器。
为了使吸热地埋管具有较好的吸热效果,所述的吸热地埋管包括进水总管、出水总管和多个集热盘管,进水总管和出水总管平行排列,所有集热盘管在进水总管的长度方向上排列,所有集热盘管均布在进水总管和出水总管之间,每个集热盘管的进水端口接进水总管,每个集热盘管的出水端口接出水总管,进水总管的长度方向与马路的长度方向同向,集热盘管埋在马路的中间。
为了便于连接,所述的放热地埋管为U型管。
为了便于补充传热介质,所述的连接管道上设有带阀门的加液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吸热地埋管吸收地面的热量来加热管内的传热介质,再通过传热介质将热量传递给放热地埋管中并传递给土壤,使待温度补偿的土壤升温,充分的利用于自然界不易回收的热源,热利用效率高。本实用新型可解决冬季单一取暖的地源热泵系统造成用于取热的土壤中温度逐年下降、冬季取暖效果逐年变差的问题,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吸热地埋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吸热地埋管在马路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吸热地埋管,2、连接管道,3、循环泵,4、控制器,5、放热地埋管,6、加液口,7、马路,1-1、出水总管,1-2、集热盘管,1-3、进水总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它包括吸热地埋管1、放热地埋管5和循环泵3,吸热地埋管1埋在马路7的路面之下,放热地埋管5埋在待补偿温度的土壤中,吸热地埋管1和放热地埋管5通过连接管道2连接成一个循环回路,循环泵3设置在循环回路中。循环泵3连接有控制器4,用于控制循环泵3的启动和关闭。连接管道2上设有带阀门的加液口6。
吸热地埋管1包括进水总管1-3、出水总管1-1和多个集热盘管1-2,进水总管1-3和出水总管1-1平行排列,所有集热盘管1-2在进水总管1-3的长度方向上排列,所有集热盘管1-2均布在进水总管1-3和出水总管1-3之间,每个集热盘管1-2的进水端口接进水总管1-3,每个集热盘管1-2的出水端口接出水总管1-1,进水总管1-3的长度方向与马路7的长度方向同向,集热盘管1-2埋在马路7的中间。
吸热地埋管1的结构不限如本具体实施例中的具体结构。加液口6也可以不设置,传热介质在施工时预加入循环回路中,传热介质一般选择水,也可选择其它传热介质。马路7最好选择水泥或沥青路面的马路。
工作原理:白天通过吸热地埋管1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把吸热地埋管1里的传热介质加热,然后通过循环泵3把热量输送到放热地埋管5,通过放热地埋管5传递给待温度被偿的土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怡岷,未经王怡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61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