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迷宫式曲轴箱通风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26036.6 | 申请日: | 2013-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4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卢安;洪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鄞州德来特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3/00 | 分类号: | F01M13/00;F01M13/04;F01M5/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315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迷宫 曲轴 通风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迷宫式曲轴箱通风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的发动机工作都是靠吸入混和气后压缩然后点燃做功产生动力,从压缩到燃烧中都会产生很高压力,被压缩的气体会从活塞和缸体的缝隙、活塞环开口、活塞环和缸体的缝隙等地方窜出去进入曲轴箱。曲轴箱和缸体、缸盖上的气门室盖是连通的,这些气就会在发动机内流动,就是窜气,习惯上叫曲轴箱窜气。
随发动机工作窜气会越来越多,必须排放出去否则会影响发动机动力和损坏发动机。曲轴箱窜气中含有不少有害成份,所以从很早以前各国家都规定发动机窜气必须回收再燃烧,这才有了曲轴箱窜气管把窜气从进气道吸入燃烧室再燃烧后从排气管排出。但是该发动机窜气包括汽油蒸汽、机油蒸汽、燃烧后的废气等各类气体,因此所述发动机窜气在经过曲轴箱窜气管的时候容易产生油液凝结在管壁上,导致曲轴箱窜气管通气不畅。
而在现有技术中往往在曲轴箱窜气管上预先连通一个油气分离器,通过油气分离器的分离作用一定程度上的改善了油液凝结在管壁上的问题,并且进一步地在所述油气分离器后安装一个直通型曲轴箱通风加热装置,通过该加热装置套于所述曲轴箱窜气管外的热水管道对曲轴箱窜气管进行加热,从而使油液受热蒸发成为气体,最终进入气缸燃烧。由此不难看出,为了达到良好的加热效果,所述的直通型曲轴箱通风加热装置需要足够的长度,但是在汽车发动机领域中其安装空间有限,尤其对于小型汽车其安装空间往往较小,因此所述直通型曲轴箱通风加热装置的加热效果不佳。另外,较长的直通型曲轴箱通风加热装置,其加工材料成本必然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保证较好加热效果的同时长度较短从而使材料成本较小的能应用于较小安装空间的迷宫式曲轴箱通风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迷宫式曲轴箱通风加热装置:它包括箱体、箱盖、通气管、热水输入接头和热水输出接头,所述箱盖盖于所述箱体上且与所述箱体密封连接,所述通气管两端位于箱体外,通气管中段位于箱体内,且所述通气管中段得管腔与箱体内腔不连通,并且该通气管的外圆周面与箱体的连接处固定且密封,所述热水输入接头与箱体靠近通气管输出端的一侧相连通,所述热水输出接头设于所述箱盖上靠近通气管输入端的一侧并与所述箱体的内腔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还设有用于使热水盘旋前进的导向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热水输入接头设于箱体上靠近通气管的窜气输出端的一侧,所述热水输出接头设于箱体上靠近通气管的窜气输入端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所述导向机构是指所述箱体内设有若干隔板,所述隔板宽度小于箱体内腔宽度,所述若干隔板中的奇数块隔板与箱体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同时其偶数块隔板与箱体内腔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隔板上均设有与所述通气管相对应的并使通气管贯穿隔板的通孔。通过隔板的作用,是热水的流向从直线变成了S型曲线,增加了路径行程,从而延长了通气管的加热时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隔板宽度为45mm,所述箱体内腔宽度为60mm。隔板与箱体四壁围成的S型路径,如果其留出的空间较小将影响流量,留出空间较大则达不到增加路径从而增加加热时间的目的,因此当隔板宽度为45mm,箱体内腔宽度为60mm时其效果最佳。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隔板的高度等于所述箱体内腔的高度。为了使热水较好的沿所述隔板隔断成的路线盘旋前进,所述隔板的高度需与箱体内腔高度相等从而有效的隔断热水从隔板上下端面流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所述隔板的数量为四块,所述全部隔板均平行,且所述相邻两隔板之间的垂面距离为40mm。
采用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当热水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导向机构在同样长度的距离内与通气管实现更久的接触时间,因此其不用增加箱体长度就能达到良好的加热效果,同时安装的隔板结构简单可靠,并不会增加过多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迷宫式曲轴箱通风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迷宫式曲轴箱通风加热装置的展开后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热水流动路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箱体,2、箱盖,3、通气管,3.1、窜气输入端,3.2、窜气输出端,4.1、热水输入接头,4.2、热水输出接头,5、隔板,B、隔板宽度,D、箱体内腔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鄞州德来特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鄞州德来特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60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催化剂用包装系统
- 下一篇:救生艇用划桨及其防跳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