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无心磨床的自动上下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24928.2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6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彭洪富;梅小情;任永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兴富祥立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35 | 分类号: | B24B5/35;B24B5/18;B25J9/10;B25J9/14;B25J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7500 贵州省丹寨***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无心 磨床 自动 上下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下了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无心磨床的自动上下料机构。
背景技术
无心磨床是不需要采用工件的轴心而施行磨削的一类磨床。是由磨削砂轮,调整轮和工件支架三个机构构成,其中磨削砂轮实际担任磨削的工作,调整轮控制工件的旋转,并使工件发生进刀速度。随着磨削技术的不断发展,无心磨床在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目前在使用无心磨床对零件进行磨削加工时,大都是采用人工上下料的方式将待加工零件放入无心磨床进行加工,这样不但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同时由于人工难以控制出料速度的快慢,从而使得同一批生产出来的产品存在差异,影响产品质量。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同一批次生产的产品一致性,目前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下料装置,但是这些下料装置功能单一,大都只能实现上料或下料,且下料机构不可调节,适应性较差,不能同时满足上料和下料的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无心磨床的自动上下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无心磨床的自动上下料机构,包括横梁及固定安装横梁下方的前立柱和后立柱,所述横梁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前机械手和后机械手,在横梁内设置有伺服电机及分别与前机械手和后机械手相连的滚珠丝杆,伺服电机通过滚珠丝杆带动前机械手和后机械手在横梁上运动。
所述前机械手包括前导杆气缸及与前导杆气缸下端相连的前送收料夹爪。
所述后机械手包括后导杆气缸及与后导杆气缸下端相连的后送收料夹爪。
所述前机械手和后机械手上端均通过拖链与横梁相连,且拖链安装在横梁上方。
所述前立柱下方设置有前导轨座,且前立柱下端固定安装在前导轨座上。
所述后立柱下方设置有后导轨座,且后立柱下端固定安装在后导轨座上。
所述前立柱及后立柱下方均由线导杆副支撑。
所述前送收料夹爪采用气动夹爪。
所述后送收料夹爪采用气动夹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型通过在横梁上设置前后机械手,机械手通过设置于横梁里的伺服电机带动滚珠丝杆副实现沿横梁运动,从而可调节两机械手之间的距离,以满足不同工况的使用要求;机械手的上下移动通过导杆气缸实现,夹紧通过气动夹爪实现。由于在立柱下方采用直线导杆副支撑,在使用时可与磨床下滑板连接实现同步进刀退刀,同时通过与控制系统匹配连接,具有砂轮消耗与修整后自动补偿功能。配合摆料送料机与平带收料机可实现长时无人值守自动磨削。本实用新型通过双动双吊机械手同时满足上料和下料的使用要求,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使用范围广,可在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前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侧视图。
图中:1-横梁,2-托链,3-前机械手,4-前立柱,5-前导轨座,6-后立柱,7-后导轨座,8-后机械手,31-前导杆气缸,32-前送收料夹爪,81-后导杆气缸,82-后送料夹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无心磨床的自动上下料机构,包括横梁1及固定安装横梁1下方的前立柱4和后立柱6,所述横梁1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前机械手3和后机械手8,在横梁1内设置有伺服电机及分别与前机械手3和后机械手8相连的滚珠丝杆,伺服电机通过滚珠丝杆带动前机械手3和后机械手8在横梁1上运动,从而可以调节前机械手3与后机械手6之间的距离,以满足不同无心磨床及不同工况下的使用要求。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前后机械手,实现双动双吊机械手功能,同时满足上料和下料的使用要求,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所述前机械手3包括前导杆气缸31及与前导杆气缸31下端相连的前送收料夹爪32。通过前导杆气缸31实现前机械手3的上下移动。
所述后机械手8包括后导杆气缸81及与后导杆气缸81下端相连的后送收料夹爪82。通过后导杆气缸81实现后机械手8的上下移动。
所述前机械手3和后机械手8上端均通过拖链2与横梁1相连,且拖链2安装在横梁1上方。这样,机械手在前后运动时,拖链2可实现其限位和拖动作用,进一步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
所述前立柱4下方设置有前导轨座5,且前立柱4下端固定安装在前导轨座5上。
所述后立柱6下方设置有后导轨座7,且后立柱6下端固定安装在后导轨座7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兴富祥立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兴富祥立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49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口径石英管用磨圆机
- 下一篇:展开式刀具的调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