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换挡操纵机构中的球形衬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24763.9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6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陈瑞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韧干巷汽车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9/02 | 分类号: | F16H5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1518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挡 操纵 机构 中的 球形 衬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换挡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换挡操纵机构中的球形衬套。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变速换挡机构分为自动换挡与手动换挡机构。市场上手动挡的汽车多数是通过软轴拉索来控制变速箱以实现换挡功能,采用软轴拉索虽然有利于布置,但随之而带来的问题是:因为软轴的走向布置恶劣导致选换挡间隙偏大。面对复杂的城市交通工况,频繁加速、减速造成选换挡动作的频次增加使得操纵杆和衬套的磨损严重,而选换挡的间隙的偏大容易造成操纵时无法正确入档,这样将严重影响变速器的寿命,在行驶中入不了挡有可能发生车祸。另外,操纵杆和球套之间的间隙大,操纵杆容易抖动产生噪音,影响驾驶的舒适性。
现有技术中减少操纵杆和球套的间隙控制方法通常有两种:第一种,球形衬套内侧材料为POM,外侧再包覆橡胶类,这种球套使用中前期操纵杆的操纵力比较大且手感不好;第二种,球套结构简单,但没有径向的弹力,使用中随着磨损间隙越来越大,严重影响换挡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换挡操纵机构中的球形衬套,通过球形衬套自身的结构形状来解决使用中随着磨损间隙增大而影响换挡功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换挡操纵机构中的球形衬套,所述球形衬套套在设在操纵杆一端且与所述操纵杆一体成型的球头上,所述球头与球形衬套一并安装在换挡操纵机构总成的底座预设的安装孔内,所述球形衬套将所述球头活动支撑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球形衬套的外周面设置有若干弹片和若干固定卡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若干弹片包括若干上弹片和若干下弹片,所述上弹片设置在所述球形衬套的外周面的上部,所述下弹片设置在所述球形衬套的外周面的下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球形衬套的外周面的上部设置有若干凸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球形衬套的内周面为抛光面。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球形衬套外周面设置弹片,增强其径向弹力,消除换挡操纵器使用中随着衬套和操纵杆球的接触面磨损的间隙,使得换挡操纵机构在使用中始终保持良好的舒适性,换挡时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换挡操纵机构总成中安装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换挡操纵机构总成中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至图4,图中给出的一种换挡操纵机构中的球形衬套100,球形衬套100的外周面110设置有四个上弹片111、三个下弹片112以及四个卡脚113,每一上弹片111位于球形衬套100的外周面110的上部且均匀分布,每一下弹片112位于球形衬套100的外周面110的下部且均匀分布,上弹片111与下弹片112的相对位置分别错开。球形衬套100的外周面110的上部均匀设置有六个凸筋114,球形衬套100的内周面120的表面经过抛光处理。
参见图5至图6,换挡操纵机构总成包括底座200和操纵杆总成300,操纵杆总成300的操纵杆310的一端设置有一球头311,球头311与操纵杆310一体成型,底座200预设有一安装孔210,安装孔210中设置有四个卡槽(图中未示出)和六个限位槽(图中未示出)。球形衬套100套在操纵杆310的球头311上,然后再一并安装在底座200的安装孔210中,其中,球形衬套100的外周面110的卡脚113与底座200中的卡槽配合连接,球形衬套100的外周面110的凸筋114与底座200中的限位槽配合定位,球形衬套100将操纵杆310的球头311活动支撑在底座200的安装孔210内,由于球形衬套100的内周面120的表面经过抛光处理,较少了球头311与球形衬套100的摩擦磨损,从而保护了球形衬套和球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韧干巷汽车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德韧干巷汽车系统(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47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遮挡密封止口的外壳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烘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