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续进行丁二酸电解液的结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24632.0 | 申请日: | 2013-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2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钱毓秀;鲍月刚;马云;魏隆;吴阵汝;马世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庆和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B3/00 | 分类号: | C25B3/00;C25B1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001 安徽省安庆市开发区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进行 丁二酸 电解液 结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丁二酸电解液的结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连续进行丁二酸电解液的结晶装置。
背景技术
丁二酸是各种复杂有机化合物的基础原料,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农药、染料和生物降解材料等行业,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目前生产丁二酸的厂家,主要是通过以顺丁二烯二酸酐为原料的电化学加氢法,经反应釜一釜一釜的冷却结晶过滤等装置,生产成品丁二酸。但是,随着丁二酸产能需求的不断增大,这种传统的生产装置生产丁二酸,存在设备投资高、生产能力低、维修、操作困难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能力高、节约能源、易维修、操作方便的电解液循环结晶合成丁二酸的装置,该装置可以大大节省时间和空间,提高产品生产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电解液循环结晶合成丁二酸的装置,包括化料釜、第一循环泵和电解槽,所述的第一循环泵的两端通过电解液管道与化料釜、电解槽相连接,所述的电解槽经第二循环泵与滤心过滤器相连接,滤心过滤器经电解液管道与热交换器相连接;所述的热交换器包括交换器本体,交换器本体两端分别设有电解液出口和电解液进口,交换器本体上设有母液进口和母液出口,交换器本体的内部设有若干列管,热交换器的电解液出口经电解液管道与分离器相连接,分离器的一端经管道与离心机相连接,另一端经输液管道通过第三循环泵与热交换器的母液进口相连接;所述的离心机经管道与烘干机相连接,烘干机经管道与自动包装机相连接;所述热交换器的母液出口经电解液管道与化料釜相连接。
所述的滤心过滤器包括过滤器本体,过滤器本体的上端设有出口,下端设有进口,过滤器本体的内部设有滤芯,滤芯上设有进料管,进料管经管道与进口相连接;压力表设在滤器本体的外壳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电解槽经第二循环泵与滤心过滤器相连接,滤心过滤器经电解液管道与热交换器相连接,热交换器经电解液管道与分离器相连接,分离器的一端经管道与离心机相连接,另一端经输液管道通过第三循环泵与热交换器相连接。采用滤心过滤器将电解液进行脱色、除杂质,提高结晶物的质量;通过热交换器的设置,实现反应过程中冷热交换器内物料温度的分段控制,逐步生成结晶体,使结晶体颗粒均匀、表面积小、杂质含量低;通过分离器将晶体与液体分开,分离后的清体再通过循环泵进入热交换器,在热交换器进行加热后再输入化料釜中,一方面在将热能传递给化料釜中的电解液原料,实现节约能源,另一方面,再进行循环结晶,生产出更多的结晶体。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
1、结晶收率高,实现循环结晶;
2、产品质量好,晶体颗粒均匀;
3、能源消耗低,节约生产成本;
4、劳动强度低,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连续进行丁二酸电解液的结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滤心过滤器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中的热交换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连续进行丁二酸电解液的结晶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图2、图3可见,本实用新型连续进行丁二酸电解液的结晶装置,包括化料釜1、第一循环泵2和电解槽3,所述的第一循环泵2的两端通过电解液管道与化料釜1、电解槽3相连接,所述的电解槽3经第二循环泵4与滤心过滤器5相连接,滤心过滤器5经电解液管道与热交换器6相连接;所述的热交换器6包括交换器本体61,交换器本体61两端分别设有电解液出口62和电解液进口63,交换器本体61上设有母液进口64和母液出口65,交换器本体61的内部设有若干列管66,热交换器6的电解液出口62经电解液管道与分离器7相连接,分离器7的一端经管道与离心机9相连接,另一端经输液管道通过第三循环泵8与热交换器6的母液进口64相连接;所述的离心机9经管道与烘干机10相连接,烘干机10经管道与自动包装机11相连接;所述热交换器6的母液出口65经电解液管道与化料釜1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庆和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庆和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46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液位器底座
- 下一篇:一种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