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小空间中大电源模块的安装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824365.7 | 申请日: | 2013-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5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坤武;闫亚妮;高志远;岳巍;袁剑;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宝成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7/14 | 分类号: | H05K7/14;H05K7/10;H05K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宋秀珍 |
| 地址: | 721006***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空间 电源模块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电源模块的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小空间中大电源模块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当今机载环境适应性要求越来越严格,电子产品的内部结构也是越来越紧凑,电路供电种类相对较多,如:+24V、+15V、-15V、+5V等,多种类的供电电压及功率要求决定了所使用电源模块尺寸、重量相对都比较大,直接在线路板上安装,既不利于散热,也不利于抗振。加散热片尺寸大,引线过长时电磁兼容性难以通过,对产品最终满足环境适应性要求带来了一定难度,因此有必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一种用于小空间中大电源模块的安装结构,解决某些小空间航空设备中大电源模块的安装、散热问题,满足飞机对设备抗振、散热、电磁兼容性等环境适应性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用于小空间中大电源模块的安装结构,线路板两端插入壳体的插槽内,电源模块引脚穿过线路板上对应的过孔并通过导线与线路板上对应焊盘孔软连接,沉头螺钉穿过壳体侧面制有的锥形孔与电 源模块上制有的螺纹孔旋合为一体。
其中,所述线路板上的过孔直径是电源模块引脚直径的3倍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导线为耐高温、耐寒导线。
进一步地,所述沉头螺钉的顶面与壳体外侧面保持在一个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满足了可靠性设计、强度设计、热设计、安全性设计以及电磁兼容性设计等要求,达到了良好的技术效果;通过该安装方式设计,将抗振、散热、电磁兼容性设计溶为一体,在设备试验中效果很好,产品通过可靠性增长试验、技术鉴定试验和空中试飞验证,所有试验项目均满足飞机要求,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
用于小空间中大电源模块的安装结构,线路板3两端插入壳体1的插槽2内,电源模块4引脚穿过线路板3上对应的过孔并通过导线与线路板3上对应焊盘孔软连接,通过5-10mm长的导线实现电源模块4与线路板3上对应焊盘孔的软连接,满足引线短,电磁兼容性要求。所述导线为耐高温、耐寒导线,所述线路板3上的过孔直径是电源模块4引脚直径的3倍以上,在保证线路板3上电源输入点稳定、可靠的同时,避免猛烈振动时,线路板3与电源模块4产生相互损伤的应力。沉头螺钉穿过壳体1侧面制有的锥形孔5与电源模块4上制有的螺纹孔旋合为一体。所述沉头螺钉的顶面与壳体外侧面 保持在一个平面上,既保证了良好的散热,同时又能保证外壳金属结合面有良好的衔接和密封性。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宝成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宝成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43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高压喷射系统的泵装置
- 下一篇:列车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