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化连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24206.7 | 申请日: | 2013-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6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段正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快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5 | 分类号: | G05B19/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连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生产,工业控制,机械设备制造、医疗设备制造,军工产品制造等领域的电源连接、布线及检测的自动化连接系统。
背景技术
全球工业自动化发展的进程中,传感器、执行器等常规产品已经被大多数行业接受并应用,但对于自动化系统连接的认识和应用还远远不够。传统的自动化系统连接是将传感器/执行器通过IP67总线模块直接接入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或者利用端子箱集中采集现场工位的信号,经由IP20分布式I/O中接入PLC。两者相比,目前国内大多数用户会因成本因素而选择后者,但面对如今越来越多的复杂现场工况以及人工成本压力,一种更加优化且更具成本优势的自动化系统连接系统,即所谓的过程自动化被动连接系统被提了出来,成为行业研究开发的热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适应产业发展的需求,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动化连接系统,其可以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生产,工业控制,机械设备制造、医疗设备制造,军工产品制造等领域的电源连接、布线及检测。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连接系统包括:分线盒,与分线盒连接的控制系统以及与多个分线盒插接的连接线;其中,所述的分线盒包括分线盒基座,其上设有多个连接端子以及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的VGA接口,所述连接端子的周围设有连接螺母,对应每个连接端子位置设有标识牌以及LED指示灯。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端子为D型连接端子。
再优选的,所述的分线盒基座上还设有固定用螺丝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自动化连接系统体积小巧,便于安装;采用集约化传输信号,替代了数目众多的单独线缆,从而使在节省设备的组装成本的同时,使布线简洁,连接可靠,易于维护。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自动化连接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的分线盒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元件标号及名称如下:
1-基座;2-连接端子;3-标识牌;4-VGA接口;5-螺丝孔;
6-连接螺母;7-LED指示灯;10-分线盒;20-连接线;30-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功效详述如下。
参照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自动化连接系统的架构示意图,所述自动化连接系统包括分线盒10,与分线盒连接的控制系统30以及与多个分线盒插接的连接线20;其中,如图2所示,所述的分线盒10包括分线盒基座1,其上设有多个连接端子2以及控制系统30连接的VGA接口4,所述连接端子2的周围设有连接螺母6,对应每个连接端子位置设有标识牌3以及LED指示灯7。
本实施例的自动化连接系统的基座1是为内装的连接端子2以及连接螺母6提供机械保护,同时使连接端子2按所需位置和间距进行排列,其可以为塑料基座并采用玻纤补强材料以增强其强度;所述的连接螺母6为标准内螺纹,用于提供与连接器的快速连接及拆卸;所述VGA接口4用于与控制系统30的连接。连接端子设置为多个,以此来满足自动化设备的功能扩展需求,使得设备内接线更加整洁条理。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连接端子设置为D型,便于安装者快速安装拆卸,减少接线时间,增加连接的可靠性。
为防止接线错误,在基座上每个连接端子2位置处对应设置有标识牌3,其用以对每个连接端子的信号进行唯一的标记,对应相应的输出设备;另外,在连接端子2位置处还对应设置有LED指示灯7,用来直观的诊断信号是否传输,便于设备维护人员诊断故障信息,及时处理出现故障的那一路信号。
为了便于分线盒在设备内部固定,所述的分线盒基座1上还设有固定用螺丝孔5。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连接系统,采用D型连接端子以及标准螺纹连接,连接可靠,组装方便;其可以将现场收集到的多个传感器或执行器的信号,通过VGA接口连接到控制系统端,同时通过LED指示对每个输入的信号进行单独的诊断;通过采用集约化传输信号,替代数目众多的单独线缆,从而使在节省设备的组装成本的同时,使布线简洁,易于维护。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述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即公开范围内,仍可作一些修正或改变,故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限定的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快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快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42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轿车自动变速箱硬件系统自动测试平台
- 下一篇:综合感应反窃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