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压备用电源自投装置硬件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23890.7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1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邵祥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瑞科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675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压 备用 源自 装置 硬件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测量、控制、保护的仪器的硬件平台,具体涉及一种低压备用电源自投装置硬件平台。
背景技术
低压备用电源自投装置是一款集电力参数测量、断路器位置检测、网络通讯、保护控制、备自投逻辑判断为一体的多功能智能备自投装置。它采用液晶显示,薄膜按键操作,具有良好的人机操作界面。它是一种利用微处理器构成的测量电压、电流、频率、功率因数、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的备自投装置。通过设置不同备自投逻辑,可以实现进线备自投逻辑、母联备自投逻辑、三进线方式的备自投逻辑。由于它的可靠性高、灵敏度高,在低压备自投系统方面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应用领域也迅速地扩散到更多的继电保护备自投用户。
目前,现有的低压备用电源自投装置存在以下的不足:只能实现单一的备投逻辑,大多采用双电源切换装置,对于复杂的备自投系统,比如三进线、四进线备自投系统的处理非常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低压备用电源自投装置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种既能实现普通备投逻辑,又能实现复杂备自投系统要求的低压备用电源自投装置硬件平台。
一种低压备用电源自投装置硬件平台,包括CPU模块、电源模块和采样模块,CPU模块与电源模块和采样模块采用双排弯针通信,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输入电路、进线跳合闸出口电路、母线跳合闸出口电路、开关量输入电路;电源输入电路和开关量输入电路通入CPU模块,进线跳合闸出口电路和母线跳合闸出口电路获取CPU模块的信号。
采样模块包括电流采集电路、电压采集电路、通讯电路;通讯电路与CPU模块交互通信,CPU模块获取电流采集电路和电压采集电路采集的电流和电压信号。
所述CPU模块包括CPU、时钟电路、程序烧写接口、数据存储器、看门狗、人机接口电路和薄膜按键操作电路;时钟电路、程序烧写接口、数据存储器、看门狗、人机接口电路和薄膜按键操作电路与CPU发生通信;时钟电路、数据存储器、通讯模块人机接口电路和薄膜按键操作电路与CPU交互通信;程序烧写接口的信号通入CPU;看门狗获取CPU的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在电源模块上设有进线跳合闸出口、母联跳合闸出口电路。可以控制断路器的跳合闸操作。当满足某一备自投逻辑时,控制信号被传给进线跳合闸出口、母联跳合闸出口电路,自动实现备自投功能。2、开关量输入模块能够对断路器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并提供相应的状态供备自投逻辑判断。3、电流采集电路和电压采集电路提供备自投逻辑判断的主要依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低压备用电源自投装置硬件平台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低压备用电源自投装置硬件平台,包括CPU模块、电源模块和采样模块,CPU模块与电源模块和采样模块采用双排弯针通信,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输入电路、进线跳合闸出口电路、母线跳合闸出口电路、开关量输入电路;电源输入电路和开关量输入电路通入CPU模块,进线跳合闸出口电路和母线跳合闸出口电路获取CPU模块的信号。
采样模块包括电流采集电路、电压采集电路、通讯电路;通讯电路与CPU模块交互通信,CPU模块获取电流采集电路和电压采集电路采集的电流和电压信号。
所述CPU模块包括CPU、时钟电路、程序烧写接口、数据存储器、看门狗、人机接口电路和薄膜按键操作电路;时钟电路、程序烧写接口、数据存储器、看门狗、人机接口电路和薄膜按键操作电路与CPU发生通信;时钟电路、数据存储器、通讯模块人机接口电路和薄膜按键操作电路与CPU交互通信;程序烧写接口的信号通入CPU;看门狗获取CPU的信号。
本低压备用电源自投装置的特点是:1、在电源模块上设有进线跳合闸出口、母联跳合闸出口电路。可以控制断路器的跳合闸操作。当满足某一备自投逻辑时,控制信号被传给进线跳合闸出口、母联跳合闸出口电路,自动实现备自投功能。2、开关量输入模块能够对断路器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并提供相应的状态供备自投逻辑判断。3、电流采集电路和电压采集电路提供备自投逻辑判断的主要依据。
本低压备用电源自投装置的优点是:各个模块相对独立,使低压备用电源自投装置运行时的稳定性增加;并且在硬件的测试与维护时,便于模块的插拔,可以按模块功能进行测试与维护,减少了维护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瑞科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瑞科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38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墨装置
- 下一篇:用于光伏模块的背板的多层聚酰胺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