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往返呼吸式节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23355.1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7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唐愿愿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愿愿 |
主分类号: | A62B18/02 | 分类号: | A62B18/02;A62B18/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2353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往返 呼吸 节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往返呼吸式节气装置,属于呼吸面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消防部队运用比较成熟的呼吸器解决了消防人员在火场中缺氧的问题,该技术对消防人员的呼吸道及肺部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但在使用时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使用时将面罩佩带于头部,使之与面部贴紧,当操作员吸气时,供给阀开始工作,将新鲜空气全部进入人体的口腔、呼吸道及肺部,肺部将新鲜空气进行消耗;当呼气时,进入人体的口腔及呼吸道的新鲜空气就会被呼出,从而降低了对空气的利用率,属于一次性使用,空气呼吸器使用时间短,缩短了消防人员在灾难现场的作业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往返呼吸式节气装置,其结构简单,增长了空气呼吸器使用时间,从而延长了消防人员在灾难现场的作业时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往返呼吸式节气装置,包括面罩和气体管道,其特征在于:气体管道上安装有泄压阀,在气体管道左端口设置有伸缩气囊,气体管道右端口与面罩前端连接相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所述面罩上设置有供气控制机构。
上述供气控制机构为现有已知技术,主要包括进气导管、供给阀以及气体流量控制器等。使用时,将面罩佩带于头部,使之与面部贴紧,当操作人员吸气时,供给阀开始工作,将新鲜空气进入人体的口腔、呼吸道及肺部,肺部器官将新鲜空气进行消耗;当呼气时,供给阀停止工作,被呼出的气体通过气体管道进入伸缩气囊,呼出的气体将伸缩气囊撑开,使整个面罩内形成正压,多余的气体通过泄压阀排出,再次吸气时,供给阀和伸缩气囊同时工作,这时供给阀会优先将新鲜空气送入肺部,伸缩气囊的气体进入人体的口腔及呼吸道,从而减少了后续每次新鲜空气使用,增长了空气呼吸器使用时间,延长了消防人员在灾难现场的作业时间。
使用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将供气控制机构位置进行变换,在所述气体管道上设置有供气控制机构。
本实用新型为了在确保使用效果的同时进一步控制成本,所述伸缩气囊的直径为60mm~80mm,其常态长度为15mm~30mm。
在使用时,为了确保使用效果明显,伸缩气囊内储存的空气体积应小于人体的口腔及呼吸道的空气体积,故根据正常消防人员的身体情况,计算得到上述伸缩气囊的优选尺寸范围。
为了使人体吸气及呼气的气体有一定的流向性,在所述气体管道内沿长度方向设置有隔板,将气体管道分隔成出气通道和进气通道,在出气通道上安装有单向出气阀,在进气通道上安装有单向进气阀。
在单向出气阀和单向进气阀设置下,呼气时口腔及呼吸道的气体就会依次从单向出气阀、出气通道进入伸缩气囊,吸气时伸缩气囊内的气体就会依次从单向进气阀、进气通道排出。
为了方便安装,所述气体管道右端口与面罩前端卡式螺旋连接。
同理,所述气体管道左端口与伸缩气囊卡式螺旋连接。
进一步优选所述出气通道位于进气通道上部。
进一步优选所述泄压阀安装在气体管道底部。提高泄压阀的使用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本实用新型,其结构简单,增长了空气呼吸器使用时间,从而延长了消防人员在灾难现场的作业时间,同时使用普通材质即可,造价低廉,适用性广,对消防人员的保护作用明显增强。本实用新型应用广泛,可应用在消防、化工、船舶、石油、冶炼、仓库、试验室以及矿山等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面罩2、单向出气阀3、隔板4、伸缩气囊5、单向进气阀6、泄压阀7、气体管道8、供气控制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发明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例一,
如图1所示,往返呼吸式节气装置,包括面罩1和气体管道7,气体管道7上安装有泄压阀6,在气体管道7左端口设置有伸缩气囊4,气体管道7右端口与面罩1前端连接相通,伸缩气囊4的直径为60mm~80mm,其常态长度为15mm~3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愿愿,未经唐愿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33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安全带缠绕打结锁死的挂钩
- 下一篇:一种紧急救护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