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源控制用变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23066.1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1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范耀明;张灯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银河创新磁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0 | 分类号: | H01F27/30;H01F27/29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何学成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控制 变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器件领域,特别指出电源控制用变压器。
背景技术
电源控制变压器的功能是功率传送、电压变换和绝缘隔离,作为一种主要的软磁电磁元件,在电源技术中和电力电子技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传统的电源控制采用单一的普通变压器进行串并联达到控制的最终效果,这类方法工序繁琐,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漏磁多,导磁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电源控制用变压器,结构合理,导磁效果好,漏磁少。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电源控制用变压器,包括骨架,所述的骨架中心设有通孔,底面两边各设有4个电极脚,从骨架左上角,按逆时针方向分别为第一电极脚、第二电极脚、第三电极脚、第四电极脚、第五电极脚、第六电极脚、第七电极脚、第八电极脚,还包括置于通孔内的磁芯,所述的磁芯上缠绕5组绕线线圈,分别为第一绕组、第二绕组、第三绕组、第四绕组、第五绕组。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绕组的绕线从第五电极脚起头,在第四电极脚收头、所述的第二绕组的绕线从第一电极脚起头,在第二电极脚收头、所述的第三绕组的绕线从第二电极脚起头,在第三电极脚收头、所述的第四绕组的绕线从第八电极脚起头,在第七电极脚收头、所述的第五绕组的绕线从第七电极脚起头,在第六电极脚收头。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绕组的圈数为24圈、所述的第二绕组的圈数为23圈、所述的第三绕组的圈数为16圈、所述的第四绕组的圈数为23圈、所述的第五绕组的圈数为16圈。
进一步的,所述的绕线线圈通过起收套管,收尾大直角的方式绕线。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5组绕线线圈,按照特定的绕线圈数和与不同电极脚连接而成,各线圈之间保持相互的独立性,结构合理,导磁效果好,漏磁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源控制用变压器,包括骨架1,所述的骨架中心设有通孔2,底面两边各设有4个电极脚3,从骨架左上角,按逆时针方向分别为第一电极脚3-1、第二电极脚3-2、第三电极脚3-3、第四电极脚3-4、第五电极脚3-5、第六电极脚3-6、第七电极脚3-7、第八电极脚3-8,还包括置于通孔内的磁芯4,所述的磁芯4上缠绕5组绕线线圈,分别为第一绕组、第二绕组、第三绕组、第四绕组、第五绕组。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绕组的绕线从第五电极脚3-5起头,在第四电极脚3-4收头、所述的第二绕组的绕线从第一电极脚3-1起头,在第二电极脚3-2收头、所述的第三绕组的绕线从第二电极脚3-2起头,在第三电极脚3-3收头、所述的第四绕组的绕线从第八电极脚3-8起头,在第七电极脚3-7收头、所述的第五绕组的绕线从第七电极脚3-7起头,在第六电极脚3-6收头。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绕组的圈数为24圈、所述的第二绕组的圈数为23圈、所述的第三绕组的圈数为16圈、所述的第四绕组的圈数为23圈、所述的第五绕组的圈数为16圈。
进一步的,所述的绕线线圈通过起收套管,收尾大直角的方式绕线。
具体的说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源控制用变压器的特性,包括:所述的每个单独的绕线线圈用12.5mm胶带缠绕3圈,并在两侧采用3.0mm边胶涂抹,以保证绕线线圈之间的独立性,同时在工艺中,将第一绕组与第二绕组、第一绕组与第四绕组、第三绕组和第四绕组之间的耐压值调整到3000Vac/1sec/3m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银河创新磁电有限公司,未经常州银河创新磁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30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醋酸的丙烯酸酯胶乳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季铵型阳离子田箐胶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