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指静脉信息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22659.6 | 申请日: | 2013-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82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王蒙;王飞;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圣荣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指 静脉 信息 采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体生物特征识别领域,尤其是一种手指静脉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中,指纹识别是最为常用的一种,但是在指纹识别的装置上,存在对残留指纹进行伪造的可能,而且难以预防,因此存在着未知的安全隐患。同时,指纹是人体的表皮特征,会受到温度、湿度、伤痕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在某些情况下指纹无法识别。手指静脉识别技术是对人的体内特征进行识别,具有不易损伤、难以伪造、安全性高等优点,同时使用近红外光透射手指成像,避免了手指表面油渍、汗水、损伤等污染带来的影响,静脉特征同时具有较好的唯一性,为识别不同的人提供了良好的区分度。
目前的手指静脉采集装置,未采取对手指进行定位的方法以及引导用户正确把手指仿真采集位置的设计,从而降低了静脉采集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一种能够对手指定位,稳定、准确、可靠的采集手指静脉特征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手指静脉信息采集装置,包括近红外光源和成像装置,所述的近红外光源和成像装置之间的光路上设有用于固定手指的定位装置;
所述的定位装置由端板以及端板两侧的夹板包覆光路三面,所述的端板上设有固定指尖的定位孔。
所述的近红外光源由多个固定在光源座上的近红外LED光源构成。
所述的成像装置包括感光器、主控模块,以及设置在光路与感光器之间的近红外滤光片。
所述的主控模块包括主控芯片和存储芯片。
所述的定位孔周围包覆有缓冲垫。
所述的夹板设有凹陷的手指固定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装置可以将手指左右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不会发生较大的平移和旋转。从而使得成像装置能够更好的成像,得到的静脉图像可以使用DSP进行处理,保证手指静脉特征采集的可靠、准确、稳定。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每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手指静脉信息采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手指静脉信息采集装置电路框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近红外光源;2、定位装置;3、成像装置;201、端板;202、夹板;203、定位孔;301、近红外滤光片;302、感光器;303、主控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可知,手指静脉信息采集装置包括近红外光源1、成像装置3和定位装置2,三者通过壳体固定成整体,其中定位装置2设置在近红外光源1和成像装置3之间的光路上用于固定手指。
近红外光源1由多个固定在光源座上的近红外LED光源构成,人体静脉血管内的血红蛋白对720~1100nm的近红外光吸收较好,特别是760nm和850nm波段处,吸收效果最好,而且市场上850nm的近红外LED产品充足,例如可采用10个850nm的近红外LED集成,作为近红外光源1。
定位装置2由端板201以及端板201两侧的夹板202构成,其构成一个三面包覆的通道,这样手指可以从开放面放入,红外光源1的光路穿过定位装置2内的手指,进入成像装置3,通过定位装置2固定了用户手指的位置,使得手指静脉采集装置能更准确地采集手指静脉图像。此外为了更好的确保手指固定可靠,端板201上设有固定指尖的定位孔203,夹板202设有凹陷的手指固定槽,当指尖放入定位孔203则是正确的放置位置,为提高用户使用感受,定位孔203周围以及端板201和夹板202上可包覆有缓冲垫,例如皮垫、橡胶垫等,可避免手指或指甲受损。
成像装置3包括感光器302、主控模块303,以及设置在光路与感光器302之间的近红外滤光片301,其中主控模块303由主控芯片和存储芯片构成,感光器302使用的CMOS器件,能够感应近红外光,CMOS相对于CCD具有集成度高、功耗低、体积小、成本低等优点,CMOS器件在每个像素单元都放上了一个能够降低噪声的ADC模块,还有的一些已经应用了最新的主动像素传感技术(APS),极大地提高了信噪比,CMOS器件可以感应近红外光,在使用近红外光源1的情况下,CMOS器件可以更好的成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26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片高平台法兰直通球阀
- 下一篇:一种棱镜框加工粘合平台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