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刮刀加工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22256.1 | 申请日: | 2013-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78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徐春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莒南县舜耕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董宝锞 |
地址: | 276600 山东省临***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刮刀 加工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加工欧式烤蓝刮刀的刮刀加工模具。
背景技术
传统加工刮刀,如加工欧式烤蓝刮刀时,传统的加工方法是将经过处理的钢带在加工设备上截成符合要求的长度后,再将两遍多余的边角原材料裁掉,这样的加工方式不仅使得加工的工序多而且对工人操作的熟练度要求较高,经验不足的操作人员很容易将初步裁剪后的原材料过多过少的裁切边角,不仅使得产品的质量无法保证而且无法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且极易造成原材料的浪费和对操作人员经验的依赖,使得生产成本及人力成本上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刮刀加工模具,其能够提高欧式烤蓝刮刀的加工效率及产品的质量,使得加工过程变得简单,且降低了原材料的浪费和人力成本。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刮刀加工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上垫板、下垫板,所述上模座上设有定位柱,下模座上设有定位套,所述下垫板上设有漏料孔,所述漏料孔为贯通下模座与下垫板的通孔;上垫板上设有冲压模板,所述冲压模板由构成一体的上、下两个倒置的等腰梯形甲、等腰梯形乙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原本加工欧式烤蓝刮刀的生产步骤,提高生产加工的效率,降低原材料的浪费及生产成本;操作人员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培训即可进行操作,使得加工过程对工人的经验要求降低,也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上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余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刮刀本体及余料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中:1、定位柱;2、下模座;3、下垫板;4、漏料孔;5、定位套;6、上模座;7、上垫板;8、冲压模板;9、刮刀本体;10、余料;11、等腰梯形甲;12、等腰梯形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上模座6、下模座2、上垫板7、下垫板3,所述上模座6上设有定位柱1,下模座2上设有定位套5,所述下垫板3上设有漏料孔4,所述漏料孔4为贯通下模座2与下垫板3的通孔;上垫板7上设有冲压模板8,所述冲压模板8由构成一体的上、下两个倒置的等腰梯形甲11、等腰梯形乙12组成。
图3中所示的余料10的结构由上、下两个倒置的等腰梯形甲11和等腰梯形乙12组成,余料10之所以构成这种形状,可以由图4中出,当所要加工的两个刮刀本体9相邻间隔一定距离放置时,中间所构成的形状正好为余料10的形状,而之所以间隔一定距离是因为在加工过程中,为保证冲压模板8长时间使用后不会使得刮刀本体9产生较大误差,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模具的损耗延长其使用寿命。
传统的欧式烤蓝刮刀加工过程一般是将处理好的钢带按照尺寸裁切成矩形后再将边角去掉,这样不仅对操作工人的经验的要求较高而且工序较多。而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模具,用来加工两个相邻欧式烤蓝刮刀本体9之间的余料,当余料10经过模具的冲压后,经过漏料孔4漏掉,这样经过一定间隔距离的两次冲压便会实现刮刀本体9的加工。由于加工的刮刀本体9是在钢带匀速运动的状态下与冲床配合加工一次加工成型的,所以其在加工效率及产品质量上相对于传统的加工方法有了显著的进步,能够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加工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莒南县舜耕五金工具有限公司,未经莒南县舜耕五金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22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