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易地震仪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821967.7 | 申请日: | 2013-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2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 发明(设计)人: | 梁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永平 |
| 主分类号: | G01V1/18 | 分类号: | G01V1/18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海燕 |
| 地址: | 516899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地震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震测量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简易地震仪。
背景技术
人人皆知,地震是一种破坏力极大的自然危害,随着震级的增大,其破坏力也显著提升,在我国发生过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均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且地震刚开始时人们往往觉察不到,而丧失了逃生的宝贵时间。
目前,现有的预报地震的地震仪很多,国内的地震预报网已经建成,但是所使用的地震仪性能先进,结构复杂,体积庞大,而且价格很高,不适用于城乡广泛普及和推广,普通人们无法拥有这样的地震仪,而我国又是一个地震频发区的国家,做好地震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使人们了解更多的防震逃生知识,同时在家庭、办公室、学校等人多的场所使用放置地震仪使人们能够及时掌握地震发生前的信息,为躲避地震争取更多的时间和减少损失。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复位、成本低廉以及便于普及的简易地震仪及其控制电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简易地震仪,包括长方形的壳体以及放置于壳体内的金属球,壳体的中间位置设有一圆形空腔,空腔使用透明罩密封,空腔的底部中心位置固定有一金属球的支柱,支柱边缘安装有由上端向下端倾斜的光滑斜面,该斜面的上端承接于支柱外沿,斜面下端与空腔的侧壁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壳体的上设有警报灯、警报器以及电池,警报灯、警报器与电池之间通过控制开关以及接触开关控制;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之间依次串联接入控制开关、警报灯以及接触开关,在警报灯的两端并联接入警报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的斜面和空腔侧壁之间不导电,斜面下端与空腔侧壁之间的间距小于金属球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的接触开关由设置在环形斜面和空腔侧壁的两个导电金属圈组成,通过金属球连接两个金属圈实现接触开关的通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透明罩通过嵌合安装固定在空腔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机构简单,容易生产制造,成本低廉,可操作性强,便于在社会中普及和推广;能够提前检测到地震发生,警示人员,为逃生争取宝贵的时间,可在家庭、办公室、学校等人多的场所使用。同时还具有自动复位功能,便于操作,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简易地震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简易地震仪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简易地震仪的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简易地震仪,包括长方形的壳体1以及放置于壳体内的金属球2,壳体1的中间位置设有一圆形空腔11,空腔11开口使用透明罩12密封,空腔11的底部中心位置固定有一金属球的支柱13,支柱13的中心设有放置和平衡金属球的凹面,支柱13边缘安装有由上端向下端倾斜的光滑斜面14,该斜面14的上端承接于支柱13外沿,斜面14下端与空腔11的侧壁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在斜面14和空腔11侧壁均设有金属圈3,金属圈3分别沿斜面和空腔侧壁的环形分布。斜面14和空腔11侧壁之间不导电,斜面14与空腔11外沿的侧壁之间的间距小于金属球3的直径。在壳体的上端面设有警报灯4和警报器5,为警报灯4和警报器5提供电源的电池6置于壳体内,在警报灯4、警报器5与电池6之间通过控制开关71以及接触开关72控制;电池6的正极和负极之间依次串联接入控制开关71、警报灯4以及接触开关72,在警报灯4的两端并联接入警报器5。为了防止电流过大,在警示灯4和接触开关72之间串联了一个电阻R。接触开关72由设置在环形斜面和空腔侧壁的两个导电金属圈组成,通过金属球连接两个金属圈实现接触开关72的通断。金属球2振动后落入斜面下端和空腔侧壁之间,且衔接于斜面和空腔侧壁的金属圈。
初始状态时,金属球2处于支柱13的凹面内。当检测到地震发生时,由于振动使金属球2脱离支柱13的凹面,此时,由于惯性金属球2沿斜面落入支斜面14和空腔11侧壁之间,落入斜面14和空腔11侧壁之间的金属球与两个金属圈3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永平,未经梁永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19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地震检波器外壳
- 下一篇:APL声学管道定位手推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