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膜片检测台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21935.7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2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奚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东科技材料(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孟宪功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膜片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膜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膜片检测台。
背景技术
在干膜的生产过程中会存在胶渣、划痕、压伤等缺陷,在每卷半成品产出后,都需要人工辨识产品表面是否有缺陷。业内普遍采用的品检方式均由人员将产品在品检台上固定,并使之成一定角度反光,通过观察膜片情况,来判断是否有缺陷产生。但是人员手工固定有可能造成膜片皱在一起,影响缺陷的判断,且在手抬起膜片使之成一定角度反光来观测缺陷时,会由于角度偏差漏失缺陷,此种品检效率低,效果较差,结果与实际情况有很大的误差,报废比例提升,增加了产品的生产成本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干膜生产过程中辨识干膜是否存在缺陷时采用人员手工检测造成品检效率低、存在误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膜片检测台,包括:支撑杆和竖向杆;所述支撑杆安装在所述竖向杆上,所述支撑杆为L型,相邻的所述支撑杆之间通过固定杆连接,所述固定杆上设有固定夹。
其中,所述竖向杆包括: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和所述第二伸缩杆对应的设有孔,所述第一伸缩杆通过孔和卡扣与所述第二伸缩杆固定连接。
其中,相邻的所述竖向杆之间设有固定杆。
其中,所述竖向杆底部设有轮子。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 膜片检测台通过L型支撑杆和固定夹固定膜片,避免人员在拉起膜片时造成起皱,影响后续品检观察;设置的卡扣可调节竖向杆的高度来控制膜片的检测角度,降低了品检的误差,降低了因误差引起的产品报废比例,减少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膜片检测台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膜片检测台中卡扣与第一伸缩杆及第二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夹;2:支撑杆;3:卡扣;4:竖向杆;5:固定杆;6:轮子;7:第一伸缩杆;8:第二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膜片检测台,支撑杆2安装在竖向杆4上,支撑杆2为L型,相邻的支撑杆2之间通过固定杆5连接,固定杆5上设有固定夹1,固定夹1可固定膜片,不需要人员人工固定膜片表面,避免人员在拉起膜片时造成膜片起皱,影响后续品检观察。
如图2所示,竖向杆4包括:第一伸缩杆7和第二伸缩杆8;第二伸缩杆8一端设有槽,第一伸缩杆7的一端位于第二伸缩杆8的槽内,第一伸缩杆7和第二伸缩杆8上设有半径大小相同的孔,卡扣3同时位于第一伸缩杆7和第二伸缩杆8的孔中可固定连接第一伸缩杆7和第二伸缩杆8,置于不同的孔内可调节竖向杆4的高度,竖向杆4高低可调节,配合灯光的条件下,可以使膜片调节成一个最有利于观察缺陷的角度,不需用手抬起膜片从而造成角度偏差漏失缺陷,也可以将检测台拆分为两部分,便于搬运。
优选地,相邻的竖向杆4之间设有固定杆5,可固定连接竖向杆4。
优选地,竖向杆4底部设有轮子6,方便移动以适应不同的检测环境。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膜片检测台,使用时首先将待检测的膜片样品用固定夹1固定在支撑杆2上,根据干膜的技术性能及测试项目情况,使用卡扣3调节竖向杆4的高度来控制膜片的检测角度,也可以将检测台拆分为两部分,便于搬运,根据测试环境的需要可通过轮子6来移动检测台,记录测试数据,测试完毕后,将膜片从检测台取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膜片检测台通过L型支撑杆和固定夹固定膜片,避免人员在拉起膜片时造成起皱,影响后续品检观察;设置的卡扣可调节竖向杆的高度来控制膜片的检测角度,降低了品检的误差,降低了因误差引起的产品报废比例,减少了生产成本。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东科技材料(昆山)有限公司,未经大东科技材料(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19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洋平台用可升降垫墩
- 下一篇:用于自行车的高精度车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