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滚柱包络端面传动蜗轮副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821579.9 | 申请日: | 2013-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4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 发明(设计)人: | 荣浩;柳在鑫;唐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H1/16 | 分类号: | F16H1/16;F16H57/02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3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络 端面 传动 蜗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传动的应用领域,涉及一种滚柱包络端面传动蜗轮副, 该蜗轮副是一种特殊的偏置蜗杆传动副,其蜗轮与蜗杆可用来传递空间两交错轴间的运动和动力。由于它具有传动平稳、结构尺寸紧凑、重合度大、摩擦小、效率高、成本较低等优点,所以能够用汽车、冶金机械及其他机器设备,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背景技术
传统的端面蜗轮蜗杆传动,在制造精度和传动比及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其效率相对低;同时发热量大、易胶合,轮齿一般需要昂贵的减摩材料制造,导致成本高。因此,能制造出一种摩擦小、效率高、又成本较低的新型蜗轮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传统端面传动蜗轮副摩擦大、传动效率和制造成本高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根据上述情况产生的实际需求,提出的一种滚柱包络端面传动蜗轮副恰好可以满足这些要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滚柱包络端面传动蜗轮副,包括:蜗轮(2)上均匀分布滚柱(3)和将传统的轮齿用滚动轴承(5)代替,从而将传统蜗轮与蜗杆传动时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以此解决传统端面传动蜗轮副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轮齿采用滚动轴承(5)代替后,将传统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不仅使摩擦变小、发热量降低、效率提高,而且制造成本降低、安装方便,同时接触性能和润滑性能也得到改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蜗轮副啮合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滚柱分布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蜗轮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蜗杆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滚柱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结合附图,并结合蜗轮副达到所需功能要求,具体操作的描述如下:如图所示,此机构主要包括蜗杆(1)、蜗轮(2)、滚柱(3),滚柱(3)由轴(4)、滚动轴承(5)、弹性挡圈(6)组成。当蜗杆(1)转动时,蜗杆内侧接触面与蜗轮(2)上的滚柱(3)接触、挤压并产生力,从而推动蜗轮(2)转动,以此实现蜗轮蜗杆的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华大学,未经西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15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齿型同体异形齿轮
- 下一篇:带安装支架的碟刹刹车钳





